科举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

发布时间:2025-09-07 17:12:10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一、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取缔过程

开始阶段: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后逐步发展

发展阶段:武则天时期,举行殿试,开创武举

兴盛阶段:明清时期,制度完善,采取八股取试

废止时期:1905年清朝末期废除科举制,推行现代学校教育

二、科举制度的程序

三、科举制度中连中三元

三次考第一,解元(乡试)——会元(会试)——状元(殿试)

四、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前三甲(三鼎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成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五、和科举制相关的成语

金榜题名:使用黄色的纸对外公布公告。

蟾宫折桂:蟾宫指代月宫,传说月宫中有一只长三条腿的蟾蜍,因此称月宫为蟾宫。去月宫折桂花,很难办到,用蟾宫折桂指代科举考中。现在在考试前吃桂花糕,就是为了取好彩头。

独占鳌头:相传皇宫宫殿之前刻着巨鳌,只有状元才有资格站在上面迎接榜单。

五子登科:源于窦禹钧。窦禹钧居于燕山府,他有五子,都中科举。相关的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名落孙山:书生孙山与同乡去考试,回来之后,乡人问他,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中举,孙山回答:中举名单最后一名是我孙山,你家孩子在我之外。用委婉的方式告知没有中举。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面试经验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