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统计学概述
一、统计与统计学
(一)统计
1.统计的基本含义: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对客观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
(2)统计资料:统计工作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及统计科学,是指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现象数量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论科学。
三种含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统计工作是人们的统计实践,是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过程;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统计学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有事指导统计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2.统计的基本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
(2)统计分组法
(3)综合指标法
(4)时间序列分析法
(5)指数分析法
(6)相关分析法
(7)抽样推断法
(二)统计工作
1.统计工作的职能
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1)全面、准确、及时地提供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资料,为国家制定政策和检查政策贯彻情况提供依据。
(2)为科学编制计划提供依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和监督。
(3)为加强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单位的经济管理提供所需要的统计资料和分析资料。
(4)为积累统计资料和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2.统计工作的过程
(1)统计设计: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
(2)统计调查:即统计资料的搜集,是根据统计方案的要求,采用各种调查组织的形式和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所研究总体的各个单位进行观察、登记,准确、及时、系统、完整地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前期阶段,是认识客观现象的起点,也是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的基础。
(3)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地目的,对搜集的原始资料,按照一定标志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将反映各个单位个别特征的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和各组数量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统计整理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4)统计分析:对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资料,应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基本的数量分析,认识和揭示所研究的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并做出科学的结论,进而提出建议和进行预测的活动过程。这是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事物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是统计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的关键阶段。
一般来说,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是一次进行的,但是有时候,各阶段的工作需要相互渗透、交叉进行。如小规模的调查,常把调查和整理结合起来,在调查过程中就有对事物的初步分析,在整理和分析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调查。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