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反证法和归谬法(正反论证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5-09-12 04:33:19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一、正反论证法

所谓正反论证的方法即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理论或事例对文章的分论点加以论证说明的一种方法,通过正反两面的分析,进而凸显分论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具体操作方法:

(1)亮明分论点

(2)正面阐述分论点(重要性)

(3)反面阐述分论点(必要性、存在问题)

(4)得出结论

以2014国考申论副省级试卷文章写作为例:

(亮明分论点)倡导健康的社会心理,应加强社会公平机制的建设。(正面阐述)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同此而言,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社会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利益,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最大深度地巩固人民的心理防线,使人民共享社会劳动成果,安居乐业,安身立命。(反面阐述)相反,一个显失公平的社会则会使广大人民焦虑不安,使政府丧失公信力,使社会发展失去平衡的砝码。(得出结论)因此,唯有通过公平制度的设计建设,才能为构建和谐有序、健康乐业的社会心理保驾护航。

二、归谬法

具体操作方法:

(1)作出假设:和结论相反的假设

(2)推理:依据材料和逻辑进行推理

(3)归谬:在推理中,找到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或硬伤

(4)结论:推翻假设,得出正确观点

如:以“道德建设”为主题:

发展经济要注重社会道德建设。(假设)在我国出现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只顾发展经济、忽略社会道德建设,(推理)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盲目性、自发性、趋利性、等价交换性等致命弱点,必然导致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和泛滥,引发社会秩序混乱,导致社会动荡,最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归谬)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显然,只顾发展经济、忽略社会道德建设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结论)因此,发展经济必须注重社会道德建设。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面试经验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