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问题的三种情况(行程问题的)

发布时间:2025-09-05 03:04:18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华图教育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整理出国考行测易错题解——行程问题要重视 轨迹问题需三思的相关信息,希望对考生们的复习有所帮助。下面是关于国考行测易错题解——行程问题要重视 轨迹问题需三思的具体分析。

行程问题是公职考试中最重要的题型,几乎每个级别的考试都会涉及到行程问题,而且题型多样、复杂多变,所以这部分题目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在以往的行程问题中,牢牢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大部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但随着公考试题难度的加大,行程问题题型也变得越来越刁钻,考生如果不仔细思考,很有可能掉入陷阱。下面通过一道经典例题来详细说明一下。

【例】

如下图所示,在长为1米的细绳上系有一个小球,从A处放手以后,小球第一次摆到最低点B处一共移动了几米( )

A.1+1/3π B.1/2+1/2π C.2/3π D.1+2/3π

【错误解析】

C。小球从A处放手以后,沿着细绳作圆弧运动下滑到B点。所以小球移动的距离就是A到B的圆弧长度,即2/3π。

【错解门诊】

考生没搞清楚放手后小球的运动轨迹,认为小球系在绳子上跟绑在木杆上一样,运动轨迹自始至终都是圆弧运动,其实不然。

【正确解析】

A。 ①如下图所示,小球从A到A′这段时间,由于小球到O点的距离小于绳子的长度,所以不受到细绳的牵引力,作的是自由落体运动。移动距离是AA′=1(米)。

②当小球运动到A′以后,如果再继续自由落体,小球与O点的距离就会大于绳子的长度,会受到细绳的拉力(牵引力),所以小球到B点的这段时间里作的是圆弧运动。移动距离是圆心角为60°的圆弧长度,即1/3π(米)。所以一共移动了1+1/3π(米)。

【指点迷津】

在遇到此类绳子系小球的题目时,一定要弄清楚小球有没有受到来自细绳的拉力,因为细绳的拉力会改变小球的运动轨迹。

以上就是国考行测易错题解——行程问题要重视 轨迹问题需三思的内容,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充分备考,明年收获好成绩。更多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信息敬请随时关注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推荐

1.2016国考行测备考:定义判断分析核心成分

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易错题解——定义判断题勿主观臆断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面试经验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