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利用时间审读材料
审读材料,最好在试卷给定的参考时限内完成,不要轻率缩短,当然也不要任意延长。很多考生在考试的时候不注意利用好阅读时间,匆匆看过一遍就急于概括、提出方案,这往往会给答题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
2.从总体上把握材料内容
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至少要先弄清楚给定材料是关于什么问题的。也就是说:第一,材料的性质是什么;第二,材料的主要倾向是什么;第三,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才能对材料从总体上有个把握,分析出来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3.通读、细读与精读相结合
阅读材料不应图快,否则只会囫囵吞枣,对资料一知半解。建议考生分三步走:第一步,先通读,找出哪些是重点段落,哪些是次重点段落,哪些是枝节,哪些是鱼目混珠的段落;第二步,细读,即细读重点段落与次重点段落,可以在旁边简单记下段落大意,标出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第三步,精读,即精读自己圈定的重点段落、关键词句,从这些重点段落、关键词句中分析、归纳出主题。
4.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阅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例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所给定的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倘若在阅读材料时只看到居民与印刷公司之间的民事纠纷,就无法深入地分析问题了。
5.要敏于感触
在阅读时会出现许多亮点,会产生一些感触,这种突然闪出在脑海里的想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感。在阅读给定材料时,一定要善于捕捉灵感,以便对整个材料有很好的把握,深化对材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