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方略
第1-5天:掌握考情,确定目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正式开始备考之前,必须先了解考情,并且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之后才能够直取成功。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从现在开始结合国考面试的考务考情,明确备考目标,调整身心状态,做好合理规划,有效备考。
根据以往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基本情况,既包括结构化面试形式,也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有些岗位考英语题、有些岗位考视频题,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所以各位考生要根据自己所报考岗位的面试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这点非常重要。
在此以多数考生参与考查的结构化面试形式为例,向各位考生建议备考方案。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考查题型涉及全面,除了传统的综合分析、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等题型,也有包括联想、演讲、情景模拟以及材料题等以往并未较多采用的题型,通过这些题目来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从事公务员工作的相关能力。
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最初阶段还需在了解报考岗位的考情与命题规律、以及个人能力特点的前提下,合理规划个人时间,确定备考的方向和重点。为此,建议各位考生首先从近三年的国考真题入手,了解公务员面试的基本知识,通过购买图书或者参加培训等方式初步掌握各个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同时做好职位调研,根据职位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做好详尽的备考计划。
学习思路,初步掌握(第6-20天)
在初步了解了本岗位考情的前提下,考生尤其需要重视的就是学习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方法,掌握答好各类题型问题的技巧,从而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出色的答题。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考查系统、科学而且规范,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考生基本能够抓住国家公务员尤其是报考岗位考查的规律,例如本岗位常考题型涉及范围、不同题型的考查频度等等。这样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这些信息,有重点的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和练习。根据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具体考情,考生要重点掌握综合分析、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情景模拟这些基本题型的答题思路。如回答综合分析类问题可遵循扣题、分析、对策、提升这样的逻辑思路依次展开,在答题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组织和理论的联系,并且能够联系自身谈出对自己的启示或者自己对此问题的更多建议等;如回答人际沟通类题型,考生应掌握人际沟通的意识与技巧,尤其注意与领导、同事、下属、群众以及兄弟单位之间等不同维度主体之间的沟通原则,恰当的化解人际沟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如回答组织管理类题型时,注意展现自己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尽可能完整展现整个活动的组织流程,当然如果微观类题型则侧重于从重点、难点、细节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答题;如回答应急处理类问题则应侧重于表现自己遇到突发、棘手事件时心里的承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及时性与全面性。
只有掌握了不同题型的答题思路、原则以及方法技巧,才能够在答题过程中充分体现考官所要考查的测评要素中的能力和素质,达到人岗匹配,最终获得考官的青睐。
第21-30天:熟练运用思路,深入理解分析
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是答好面试题目的基础。考生要想能够在掌握思路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答题效果,还需要在练习中去逐步的巩固和提高。现在的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对于考生要求越来越高,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只是简单的掌握答题思路而不善于灵活运用,就会出现模板化或者套路化的现象。所以后续的练习至关重要,考生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熟悉各类题型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模块的答题练习来熟练的运用思路,并在在练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巩固的同时,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出答题的一些规律,这样将答题思路与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答题能力,自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时,考生会发现自己的答题“功力”又提升了一层。
第31-40天:高强度训练,提高答题效率和效果
众所周知,公务员结构化面试规范而严格,要求考生在给定时间之内回答事先规定好的答题数目。所以,在考生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答题思路的基础之上,还需继续以国考面试真题为主要练习题目,进行高强度的不同题型题目向融合的综合性训练,在了解、适应国考考查题型、难度、方式等的同时提高自身答题的效率和效果,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实现出色的答题。
在此提醒各位考生,在进行高强度训练的阶段,切忌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要在练习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归纳,这样有利于考生回答不同题目时的融会贯通。同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给自己加压,以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水平和情绪控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的考场上克服紧张情绪,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