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文的语言以( )为主。
A:口头语
B:书面语
C:文学语言
D:文言文
2 . 下列全是唐宋时期的一组作品是()。
A:《过秦论》、《捕蛇者说》、《劝学》、《兵车行》
B:《师说》、《论语》、《六国论》、《鸿门宴》
C:《捕蛇者说》、《六国论》、《念奴娇·赤壁怀古》、《琵琶行》
D:《邹忌讽齐王纳谏》、《肴之战》、《过秦论》、《蜀道难》
3 . 有时候律师的辩护很可能开脱了凶手,有损公共道德,但他们“完美”的法律服务没错。因为法治之法是中性的,它超越道德;而“平等对抗”的诉讼程序,须保证被告人享有他所购买的一切法律服务。即使被告人真是凶手,律师帮他胜诉获释,正义受挫,从法制“程序之治”的长远利益笨矗庖不故侵档玫模О芰说恼蹇稍诒景钢狻? 这个文段中作者认为( )。
A:法制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B:在一个单一的案件中找不到正义
C:维护法制程序的意义大于一时的伸张正义
D:为了保证法制程序的实施,律师常常不得已而为之
4 . 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5 .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次行政处罚
B: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罚款
C: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处罚
D: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依据同一法律规范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罚
6 . 某地级市市长因工作不力提出辞职,则该市长应向()提出辞职。
A:所在市
B:所在市的中共市委
C:所在省人民政府
D:所在省的中共省委
7 . 19世纪80年代,德国发明家( )成功地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A:卡尔本茨
B:鲁道夫狄塞尔
C:齐柏林
D:西门子
8 . 画者练就一双画眼、大千世界各种形象随时随地、有光有色地流过眼前,偶有美感,即刻被这双眼捉住,尽情地痴醉其间,这是何等的快乐。这些快感—层层积存心中,闲暇时一片片翻出来看,这又是何等美妙的享受。时而,浩阔深幽的心底,会悠然浮起一幅画来,它不是那些眼见过的画 ,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我不过没有时间将它形之于纸,却常常这样完成了绘画所必需的全部思维过程。根据这段文字,“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的含义是( )。
A:绘画所必需的全部思维过程
B:内心积存的绘画所需的美感
C:画眼所见大千世界各种形象
D:痴醉于画眼所见的美妙感受
9 . 要解决孩子上幼儿园难的问题,________是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以满足城乡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务之急
B:首当其冲
C:理所当然
D:无可置疑
10 . 下面几个句子按顺序排列,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A:③②①⑤④
B:④③②①⑤
C:③②④①⑤
D:①⑤③②④
答案及解析
1 . 公文的语言以( )为主。
A:口头语
B:书面语
C:文学语言
D:文言文
答案:B。解析: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的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2 . 下列全是唐宋时期的一组作品是()。
A:《过秦论》、《捕蛇者说》、《劝学》、《兵车行》
B:《师说》、《论语》、《六国论》、《鸿门宴》
C:《捕蛇者说》、《六国论》、《念奴娇·赤壁怀古》、《琵琶行》
D:《邹忌讽齐王纳谏》、《肴之战》、《过秦论》、《蜀道难》
答案:【答案】C。解析:《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捕蛇者说》的作者是柳宗元,我国唐朝着名的文学家;《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作者苟子,战国末期赵国人;《兵车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故A项错误。《师说》是韩愈的名作,作于唐贞元十八牛弧堵塾铩肥侨寮已傻木渥抛髦唬煽鬃拥牡茏蛹捌湓俅茏颖嘧桑弧读邸肥撬珍畚牡拇碜髌罚珍潜彼挝难Ъ遥弧逗杳叛纭烦鲎浴妒芳恰は钣鸨炯汀罚髡呶骱旱乃韭砬ā9蔅项错误。《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唐朝自居易;《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故C项正确。《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我国着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为西汉刘向集百家作品而编辑整理;《蜀道难》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名篇;《肴之战》原文出自《左传》,作者是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故D项错误。
3 . 有时候律师的辩护很可能开脱了凶手,有损公共道德,但他们“完美”的法律服务没错。因为法治之法是中性的,它超越道德;而“平等对抗”的诉讼程序,须保证被告人享有他所购买的一切法律服务。即使被告人真是凶手,律师帮他胜诉获释,正义受挫,从法制“程序之治”的长远利益笨矗庖不故侵档玫模О芰说恼蹇稍诒景钢狻? 这个文段中作者认为( )。
A:法制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B:在一个单一的案件中找不到正义
C:维护法制程序的意义大于一时的伸张正义
D:为了保证法制程序的实施,律师常常不得已而为之
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观点态度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对原文信息进行读取,寻找关键词(态度情绪词)“但”。通过阅读可以发现首句用“但”这一转折词奠定了作者论述的基调“他们‘完美’的法律服务没错”,尾句又重申了作者的倾向性“畏ㄖ啤绦蛑巍某ぴ独胬纯矗庖不故侵档玫摹保虼丝梢耘卸献髡咴谡鑫亩沃械那阆蛐允瞧蚧摹K裕咎庋≡馛答案。
4 . 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答案:B。肯定方面是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无所谓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也无所谓主导与非主导地位。
5 .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次行政处罚
B: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罚款
C: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处罚
D: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依据同一法律规范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罚
答案:B。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显然只有B项的表述符合条文的规定。
6 . 某地级市市长因工作不力提出辞职,则该市长应向()提出辞职。
A:所在市
B:所在市的中共市委
C:所在省人民政府
D:所在省的中共省委
答案:【答案】A。解析:按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27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辞职,由大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辞职,由常务委员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常务委员会决定接受辞职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辞职,须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7 . 19世纪80年代,德国发明家( )成功地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A:卡尔本茨
B:鲁道夫狄塞尔
C:齐柏林
D:西门子
答案:A
8 . 画者练就一双画眼、大千世界各种形象随时随地、有光有色地流过眼前,偶有美感,即刻被这双眼捉住,尽情地痴醉其间,这是何等的快乐。这些快感—层层积存心中,闲暇时一片片翻出来看,这又是何等美妙的享受。时而,浩阔深幽的心底,会悠然浮起一幅画来,它不是那些眼见过的画 ,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我不过没有时间将它形之于纸,却常常这样完成了绘画所必需的全部思维过程。根据这段文字,“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的含义是( )。
A:绘画所必需的全部思维过程
B:内心积存的绘画所需的美感
C:画眼所见大千世界各种形象
D:痴醉于画眼所见的美妙感受
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联系上下文,“时而,浩阔深幽的心底,会悠然浮起一幅画来,它不是那些眼见过的画面,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从这“它不是那些眼见过的画面”可以排除C、D选项。同时,可以知道“这才是一副真正的画胧侵盖懊娴哪谌荨4游闹小罢庑┛旄小悴慊嫘闹校邢臼币黄隼纯矗庥质呛蔚让烂畹南硎堋!彼裕咎庋≡馚答案。
9 . 要解决孩子上幼儿园难的问题,________是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以满足城乡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务之急
B:首当其冲
C:理所当然
D:无可置疑
答案:A。题目详解: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所以排除 B选项。公共困难问题一般急于解决。所以选择 A选项。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褒义,表示合情合理;不糁靡傻氖隆N蘅芍靡桑菏率得飨曰蚶碛沙渥悖挥惺裁纯梢曰骋傻摹?/p>
10 . 下面几个句子按顺序排列,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A:③②①⑤④
B:④③②①⑤
C:③②④①⑤
D:①⑤③②④
答案:【答案】A。题目详解:本段为介绍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的文字。依据事物的逻辑顺序,依次介绍奖牌的正面,背面以及挂钩。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