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注意事项(高中生物知识点联系)

发布时间:2025-08-24 13:18:07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应注意联系的几个社会热点

2001年11月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综合能力考试课题组编写出版了《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与要求(大综合)》(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书,其中对象江苏省这样实行3+x(大综合)高考省份2002年的生物高考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生物试题的考核目标(包括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能应用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并能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具有初步的生物实验能力和能理解生物中常用图、表等表达形式的含义等四个方面);知识范围(略);样题及说明(包括15个例题和各题的说明)。

笔者注意分析了其中的样题及说明后,认为为了高考生物复习能够收到良好效果,为2002年生物高考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复习中应注意联系以下几个社会热点:

1生物知识的复习与高科技发展的联系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在复习生物知识时应注意联系诸如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定、克隆羊“多莉”的产生、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原始生命起源学说、转基因作物的培养等高科技的内容。虽不要求学生都能理解这些科技知识的具体实质,但我们要让学生能利用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去解决这些高科技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等问题。例如样题中的例9的前两个小问:

例:2000年6月26日,经过美、英、法、德、日、中六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人类基因组草图已经绘制完毕并于当天向全世界公布。此次基因技术领域突破性的进展,愈发使世人相信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将推动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植物基因工程往往需要接受外来dna的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植株。细胞每次分裂时dna都复制一次,每次都是

a.母链和母链,子链和子链,各组成一条子代dna

b.每条子链和它的母链组成子代dna

c.每条子链随机的和两条母链之一组成子代dna

d.母链降解,重新形成两个子代dna(答案:b)

(2)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小羊的大多数性状

a.难以预测b.像甲c.像乙d.像丙(答案:b)

2生物知识的复习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蘑菇的栽培、面包的制作、酿酒工艺、酱油与酸菜的生产、食品的加工与保鲜、垃圾废物的处理等,都可以作为测试的内容。在生物复习时应注意将这些知识与生物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至用。例如样题中的例9的后三个小问(例9题目同上)

(3)研究认为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b.phc.水分d.营养(答案:d)

(4)利用酵母菌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答案:c)

(5)某株名贵花木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植物体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的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株的:

a.茎尖b.子房壁c.叶片d.花粉粒(答案:d)

3生物知识的复习与环境保护及污染方面的联系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全世界人们的共识。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已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之一,所以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破坏也是高考的热点。在生物复习时可以联系温室效应、赤潮的发生、臭氧层的空洞、汽车尾气的排放、酸雨的形成、森林的破坏与水土流失等知识。例如样题中的例3、例4是:

例: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绿色食品是指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0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答案:d)

(2)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

(3)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

例: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和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答案:d)

4生物知识的复习与痛理、药理方面的联系

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以及人们食物结构与成分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使人及各种生物的发病率提高。目前,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疾病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在生物复习时我们可以联系现代医学中病理、药理上比如艾滋病、细胞癌病、骨髓移植、疯牛病、口蹄疫、ppa(苯丙醇胺)、ddt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例如样题中的例8、例10是:

例: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血液和精液b.握手和拥抱

c.衣物和卧具d.,空气和食物(答案:a)

例:临床通过检查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以粗略地估算下列哪一营养物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a.蛋白质b.脂肪c.糖d.维生素d(答案:a)

5生物知识的复习与地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

生物的生长受生态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非生物因素中的光照、温度、水等因素关系密切。在生物复习中联系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纬度的高低、山峦的起伏、海水的盐度、陆地水资源的分布。太阳高度角对光照的影响、空气对流引起风的变化等都可以与生物知识融合命题。例如样题中的例2、例13是

例:我国青藏高原农业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

a.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b.co2浓度高

c.雨量充沛

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答案:a)

例:分布在甲、乙、丙三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下:

某种哺乳动物的身体量度(单位:mm)

甲乙丙

体长395460540

耳长12510890

尾长1159080

如果上述测量数据来自于安徽的黄山、吉林的长白山、广西的桂林,则根据测量结果可以推测:

(1)丙地区为。

(2)对该种动物外形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为。

(3)该动物具有与外界环境相似的体色,虽然可以有效地逃避猛禽的捕食,但难于躲避嗅觉灵敏的猛兽的袭击。这种现象反映了。

[答案:(1)吉林的长白山(2)温度(3)适应的相对性]

综上所述,在生物复习时应把握住教学大纲中的“不拘泥于教材”这个中心,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发挥潜能,做到知识迁移,考出成绩。也只有将社会的最先进文化传授给学生,才能把“素质教育”这一主题贯彻到教学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有作为的一代新人!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自考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