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847社会研究方法2022考研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5-09-16 04:25:22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2022年暨南大学社会学专业《社会研究方法B》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社会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理论》、《应用社会学》一起,构建成社会学学科的三大支柱。本课程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三个层次以及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个方面着手,对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技术,以提高认识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现象、解释与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社会研究基础(30±10分)

2、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70±10分)

3、资料分析与表达(50±1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题(30分)

2、简答题(40分)

3、论述题(40分)

4、分析或设计题(40分)

三、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  社会研究概论

考查目标

检测考生对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的了解程度;检测考生对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掌握与理解;检测考生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异同的了解;检测考生对研究设计基本内容的了解;检测考生对社会测量与操作化具体方法的掌握;检测考生对抽样方法的掌握。

考查内容

(一)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1、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及其意义、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方法与技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论背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

4、研究的过程:研究的主要阶段、研究过程示例。

(二)理论的建构与检验

1、理论及其层次:理论的概念、理论的层次、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2、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与假设。

3、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科学环”、两种推理方式、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4、理论构建与理论检验:理论构建的过程、理论检验的过程。

(三)选题与文献回顾

1、研究问题及其来源:研究问题的概念、研究问题的来源。

2、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3、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

4、文献回顾:文献回顾及其意义、文献回顾的方法。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2、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3、研究方式:四种基本的观察方式、研究方式的选择

4、分析单位:分析单位的概念、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5、时间维度: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6、具体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

(五)测量与操作化

1、测量的概念与层次:测量的定义、测量的四个要素、社会现象测量、测量层次。

2、概念的操作化:概念、变量与指标、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操作化的方法、指标选择的多样性、操作化举例。

3、指数与量表:指数与量表的概念、李克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

4、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信度、效度、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六)抽样方法

1、抽样的意义、作用:抽样的概念、抽样的作用、抽样的类型。

2、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抽样分布、抽样的一般程序、抽样设计的原则。

3、概率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分段抽样。

4、户内抽样与PPS抽样:户内抽样、PPS抽样。

5、非概率抽样方法: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6、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样本规模、影响样本规模的确定因素、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考研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