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2022年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初试科目(820)作物育种学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5-08-27 01:27:09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2022年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初试科目(820)作物育种学考试大纲

一、大纲的性质

《作物育种学》是报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生的入学考试复习。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了解选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技术,熟悉和掌握作物育种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术,初步了解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方法和发展。

三、卷面结构

1.内容组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75%;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占25%。

2.考试题型:名词解释30分;简答题60分;综合性论述题60分。

四、考试方式和时间

1.考试方式:笔试

2.考试时间:3小时

五、知识掌握的内容和要求

作物育种学绪论

掌握品种的概念,了解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主要内容、优良品种的作用

第一章作物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了解作物繁殖方式的类别,各自的主要授粉方式;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无融合生殖的概念和类型;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

第二章种质资源

了解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与种质资源收集的关系;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方法;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途径。

第三章育种目标

掌握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实现主要目标的育种策略。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掌握引种的基本原理,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作物的不同类型引种后的生长变化规律,引种的基本步骤;植物驯化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性状鉴定的方法,选择育种的程序。

第五章杂交育种

掌握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杂交技术和杂交方式;杂种后代的选择方法和杂交育种程序。

第六章回交育种

掌握回交的遗传效应、回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和回交后代的选择,回交次数和回交所需植株数的确定依据。了解回交育种的其它用途。

第七章诱变育种

掌握诱变育种的特点和适宜改良的性状。了解常用物理诱变剂及其处理方法;化学诱变剂及其处理方法,诱变育种程序。

第八章远缘杂交育种

掌握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夭亡和不育、杂种后代分离无规律等困难的方法。了解远缘杂交育种的其他策略如品系间杂交、外源染色体导入、染色体片断转移技术、体细胞杂交技术、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

第九章倍性育种

掌握多倍体的起源及特点,人工产生多倍体的途径,多倍体育种的基本步骤。了解单倍体产生的途径,单倍体的鉴定,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步骤。

第十章杂种优势利用

了解杂种优势表现的普遍性、复杂多样性和遗传基础。掌握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杂种亲本的选育、改良和选配原则;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第十一章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

了解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和核雄性不育的遗传;雄性不育的形态差异、细胞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恢复系方法,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鉴定,两系杂种品种的选配和利用,三系选育和两用系选育与鉴定。掌握杂种品种的选配和生产利用方法和途径。

第十二章抗病虫育种

掌握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与机制,抗病虫性的遗传与鉴定。了解抗病虫品种的选育方法与利用策略。

第十三章抗逆性育种

掌握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鉴定技术和指标。了解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品种选育的方法。

第十四章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掌握群体改良的意义和原理。了解基础群体的建立,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鉴定技术和指标,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品种选育的方法。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考研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