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硕士研究生入学《综合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5-08-28 09:58:25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一、 考试目的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考生已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素质。

二、 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数为150分。

考题题型及比例

Ø 名词解释                   30分(6题,每题5分)

Ø 简答题                     60分(6题,每题10分)

Ø 论述题                     60分(2题,每题30分)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 考试内容和要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学科概况

考试内容:

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

3、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4、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

考试要求:

1、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研究范围和特征。

2、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整体性、综合性、相关性、尺度性、动态性和多样性。

3、具备从地理学研究的三层次和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三分法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的能力。

4、着重了解古典地理学时期、近现代以及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工作。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试内容:

1、掌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2、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能量组成和空间结构。

3、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构成、能量转换和传输过程、物质循环。

4、理解化学元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试要求:

1、了解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掌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阶段认识。

2、掌握大气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的概念,掌握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潮汐能的概念,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内涵。

3、掌握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的概念,掌握太阳辐射能在无机界和有机界转化的内涵,掌握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的概念。

4、掌握地表化学元素的地域分异以及集散的实践意义。

(三)时间演化规律

考试内容:

1、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

2、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节律性。

3、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稳定性。

考试要求:

1、掌握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发展的方向性。

2、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周期性节律、旋回性节律和阶段性节律。

3、掌握自然地理系统的正负反馈。

(四)空间地理规律

考试内容:

1、掌握地域分异的概念和基本因素。

2、理解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3、掌握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掌握区域性地域分异规律。

5、掌握中小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6、掌握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组合规律。

考试要求:

1、掌握地域分异的概念、尺度,以及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

2、了解热力分带性、海陆水平分异和海陆起伏分异。

3、掌握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

4、掌握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省性分异和带段性分异。

5、掌握垂直地带性分异,了解地方性分异因素和分异规律。

6、掌握不同尺度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联系,掌握局部水平的组合性、地带水平的组合性和区域水平的组合性。

(五)综合自然区划

考试内容:

1、掌握自然区划的内涵和特点。

2、掌握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理解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

3、掌握综合自然区划的单列系统和双列系统,了解《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和《中国综合农业区划》。

4、掌握景观的内涵。

5、了解山地综合自然区划。

考试要求:

1、掌握自然区划的概念和内涵,了解自然区划的基本特点。

2、掌握综合自然区划的一般原则和综合原则,掌握综合自然区划的部门区划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

3、掌握地带性区划单位、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的概念,掌握带段、国、地带段、省的概念,了解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和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的系统。

4、掌握景观的概念、特点和同一性。

5、了解地域分异规律对山地自然区划的影响。

(六)土地类型学

考试内容:

1、掌握土地的内涵。

2、掌握土地分级、分类和分等的内涵。

3、了解FAO《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美国土地评价系统和《中国1:100 0000土地资源图》评价系统。

4、掌握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的类型和比例尺。

5、掌握土地结构的概念、类型及研究意义。

考试要求:

1、掌握土地的概念、性质和功能。

2、掌握土地分级的概念、基本单位,掌握土地分类的概念、土地分类系统,掌握土地分等的概念、依据、原理和原则。

3、了解FAO《土地评价纲要》适宜纲,了解美国土地评价系统潜力级,和《中国1:100 0000土地资源图》评价系统的潜力区、适宜类和质量等。

4、掌握一般目的和特殊目的的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了解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的比例尺要求。

5、掌握土地结构的概念,掌握土地类型空间结构、数量结构和演替结构的概念,掌握土地结构与自然区划、农业生产和生态设计的关系。

(七)土地变化科学

考试内容:

1、掌握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内涵。

2、了解LUCC、GLP和未来地球研究计划。

3、掌握土地质量及其指标体系。

4、掌握土地持续利用的内涵。

5、了解土地多功能利用识别与分类。

考试要求:

1、掌握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

2、了解LUCC的主要科学问题,了解GLP的核心目标,了解“未来地球”计划的主要科学问题。

3、掌握土地质量的内涵,了解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质量指标体系。

4、掌握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了解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步骤。

5、了解土地利用功能的特点和分类。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考研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