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篇“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准备用太空技术为莫奈的名画《睡莲》去除煤烟”的报道,同是记者王艳红的报道,但各家标题不一,如《科技日报》的标题为“试一试用太空技术修复名画”,而《北京日报》的标题则为“用太空技术给名画美容”。 这段文字说明,后一标题比前一标题( )。
A:更生动,准确,吸引人
B:显得客观多了,更会吸引读者
C:更忠实于原文的文风
D:更容易体现文章的思想内涵
2 .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级
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 . 根据行政行为是否具有主动性,可将行政行为分为()。?
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B: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C: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
D: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4 . 有一份选择题试卷共6个小题,其得分标准是:一道小题答对得8分,答错得0分,不答得2分,某位同学得了20分,则他()。
A:至多答对一道题
B:至少有三个小题没答
C:至少答对三个小题
D:答错两个小题
5 . 思维定势指的是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于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自动的惯性。属于这种思维定势的是()。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B:小王偏爱吃零食
C:自己的孩子自己疼
D: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6 . 要普遍推广政务公告栏、“明白卡”等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媒体进行政务公开,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进政府上网工程,达到信息透明、服务便捷和有利监督的目的。 这段文字谈的是政务公开的( )。
A:手段
B:步骤
C:时机
D:必要性
7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出现失误就互相________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②出发前个人要准备好生活________品。 ③今天,学校的壁报栏下出现了一张招领________。
A:推诿,必需,启事
B:推诿,必需,启示
C:推托,必须,启事
D:推托,必须,启示
8 .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
A:承包经营
B:租赁经营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土地收益权的转让
9 . 由于缺乏诚信,这家大商场越办越差,现在每天去那里购物的顾客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寥寥无几
B:人迹罕至
C:熙来攘往
D:门可罗雀
10 . 智商很低的人肯定不能成名成家,但智商很高的人不一定能成名成家。在导致人成名成家的其他因素中,大部分属于情商。由此可以推出:()
A:人只要具备很高的智商与情商,便必定成功
B:情商很高的人不一定能成名成家
C:情商比智商对成名成家更重要
D:智商很高的人情商一定很低
11 .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这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酿成乃是中国农耕文明________与西方工业文明________。的双重结果。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式微,侵凌
B:消亡,侵略
C:衰落,熏陶
D:变革,影响
12 . 如果下岗职工实现了普遍的再就业,那么社会保障的压力就会减轻。只有下岗职工都获得了新的技能或者经济转型提供了广泛的就业空间,下岗职工才能实现普遍的再就业。事实是社会保障的压力越来越重。由此可见()。[1]下岗职工没有实现普遍的再就业。[2]下岗职工没有都获得新的技能。[3]没有提供广泛的就业空间。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1][2]和[3]
13 . 怀特海说: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会没有任何结果,可是,第1000个想法也许会改变世界。可见,好想法的产生不是________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随心所欲
B:轻而易举
C:一蹴而就
D:信手拈来
14 . “被告陈XX到京后,即窜入故宫珍宝馆________作案路线,选定盗窃目标。”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探测
B:窥测
C:侦测
D:探视
15 . (1)考古学家买了一个古陶器(2)一个古陶器被人发现(3)考古学家寻找一座古城堡(4)古陶器被卖给小贩(5)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古城堡
A:2-4-1-3-5
B:5-3-4-2-1
C:1-2-4-5-3
D:5-2-4-3-1
16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17 . 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作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关于二者的正确的哲学判断是( )。
A:第一自然是物质的,第二自然部分是物质,部分是意识
B:第一自然是脱离人的物质世界,第二自然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C: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物质新形态
D: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因为它们都是由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列成的
18 . 当我们在谈论创意的时候,大多会认为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或者说,创意应该是( )的。我们会说:如果给创意制定一个框架的话,可能会束缚创意,让创意变成( )的工匠活。 填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马行空,按部就班
B:稍纵即逝,循规蹈矩
C:自由自在,循序渐进
D:标新立异,熟能生巧
19 . 遗产: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其范围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的生产资料;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其他合法财产和个人承包应得的收益。遗赠财产是遗产的一部分。下列不是遗产的是()
A:死者个人承包应得的收益
B:死者的著作权
C:患了绝症的老人的图书资料
D:遗赠财产
20 .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的原则进行,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A:宏观调控,分级管理
B:分类指导,统一规划
C:科学合理,精简效能
D:宏观调控,因地制宜
21 . 2010年1月19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
A:《政府工作报告》
B:《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C:《政府工作报告(意见稿)》
D:《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22 . 如果受到良心的谴责,即便有公众的支持,一个诚实的心灵也不可能得到( )。 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安稳
B:安全
C:安静
D:安宁
23 . 考试公平是指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都受到完全同等的对待。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违反考试公平的做法是()
A:某市停止了实行多年的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初中招生办法,在初中招生中改用就近入学方式。对于户口所在地几乎等距离地介于几所初中之间的孩子,采用了电脑自动派位方式安排就读学校
B:有一道试题是关于北京地下铁道建设的讨论,对于北京的考生,这道题没有什么理解困难。但是,一些来自偏远农村的考生,就对“地下铁道”感到很困惑
C:为了参加这个考试,李红已经脱产复习了半年,家里重金为她请了有经验的辅导教师。王丽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准备考试,每天下班后,还要为残疾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做饭洗衣,常常晚上10点以后才能开始复习看书
D:竞争上岗考试中包含了一些有关西方文学的试题。其实,这些西方文学知识对胜任这个岗位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一些“书呆子”却考了高分
24 . 科学家对76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采用“一名志愿者带一只狗前去探望病人”、“一名志愿者前去探望病人”以及“没有志愿者”三种方法分别测试这些病人的反应。结果发现第一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下降了24%,第二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只下降了10%,第三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仍保持原来水平,因此科学家认为,狗能帮助心脏病人降低焦虑情绪。下面哪一项最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
A:带狗和不带狗探视的实验分别选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
B:在带狗的志愿者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C: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D:志愿者带去探望病人的大多数狗都是性情比较温顺的
25 . 19世纪90年代,德国人( )发明了柴油机
A:卡尔本茨
B:鲁道夫狄塞尔
C:齐柏林
D:西门子
26 . 在一个给定时刻,每个国家的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禀赋是给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禀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发达国家的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了数百年,劳动力相对稀缺,所以适合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的富裕要素是劳动力和土地,所以有竞争力的产业应该是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的。文中所谓“禀赋”,指的是( )。
A:劳动力的才能
B:劳动力的素质
C:一国的资本和自然资源
D:一国发展经济的先天条件
27 .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 )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A:单位利益
B:人民利益
C:社会公益
D:组织利益
28 . (1)文景之治(2)光武中兴(3)贞观之治(4)开元盛世(5)乾隆盛世()
A:2-1-3-4-5
B:1-2-3-4-5
C:3-1-4-2-5
D:2-1-4-3-5
29 . 教授:在长子继承权的原则下,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性婴儿总是首先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学生:那不正确。休斯敦夫人是其父惟一妻子的惟一活着的孩子,她继承了他的所有遗产。学生误解了教授的意思,他理解为:()
A:男人可以是孩子的父亲
B:女儿不能算第一个出生的孩子
C:只有儿子才能继承财产
D:私生子女不能继承财产
30 . 但我以“孟子式的固执”认为,孟子的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蓝图仅是他诱使诸侯王接受他“仁政”“王道”主张的诱果,是他整个劝、说计划的“末”,促使诸候王放弃战争,施仁政,进而为民争得生之权利才是他整个劝、说活动的“本”,本末是不可倒置的。从这个层面讲,孟子是真正的具有“兼济天下”情怀的仁者,一个真正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主张的博爱之人。根据作者的观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子主张仁政爱民
B:孟子主张“仁政”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王道”
C:作者执著地认为孟子是一个真正的仁者
D:孟子推崇儒家思想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