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玉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考试试题(精选)
第二部分 公共基础知识
八、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字母涂黑。本题共50题,每小题0.8分,共40分)
51.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A. 间接经验 B. 社会实践 C. 人的意识 D. 客观事物
52. 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体现了()。
A.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道理
B.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53.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A. 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 客观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的决定因素
C. 由于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
D. 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54.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
A.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的
D. 意识依赖于物质
55.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判断
C. 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56. 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
A.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B.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C. 实行规模经营 D. 发展科技和教育
57. 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A. 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B. 社会主义民主的集中体现
C. 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
D. 上升为法律的人们的行为规范
5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有些认识不需要实践即可获得
C. 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