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申论热点深度解析《“路长制”交通管理新模式》,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背景资料】
2017年“最堵9月”北京市交管局将推出新的管理模式,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推出“路长责任制”。交管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路长制”是一个管理模式的探索,根据不同路段的性质以及重要性,由支队长、大队长或者警长负责。路上的拥堵原因是什么,信号灯有什么问题,路段有什么交通乱象,都是路长要负责的内容。
【标准表述】
“路长制”就是每条路明确一名责任人。引用官方表述,“路长责任制”,以“全路实名”“全长有责”“路格结合”为原则,实行网格化、实名制管理,及时发现解决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以及交通信号故障等问题,进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道路的良好运行。可以说,路长既是一条路的守护者,也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
城市现代化带来的道路拥堵,特别是在大都市的确令人头疼。只有身处于“堵”中,才能明白其中的“痛”。因此,卓有成效地“治堵”已成为诸多城市的必修课,更成为老百姓的殷切期待。
造成城市堵的原因有几种,如:车辆保有量高,道路设计不合理,道路指挥系统不科学,车辆违章及交通事故等。这需要综合施力治堵。“路长制”的实施,就是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
【具体措施】
第一,各级“路长”继续带着责任心把社情摸准、路情摸透,真正让各级“路长”成为分管区域和路段的街道通、明白人、好管家,使“路长制”成为利民惠民的实事工程和公路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抓手。
第二,道路出行人员也应该为治堵出把力。遵章守法出行很重要,不仅仅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保障道路通畅有序。
第三,行人和司机也应做好道路的守护员,遇到道路基础设施破坏以及交通信号灯毁坏等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处置,避免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乃至交通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