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写作怎么写高分(事业单位写作怎么提升)

发布时间:2025-09-02 15:20:59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申论写作常见误区】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事业单位写作就是“抄材料”——往往会看到很多考生的试卷与材料无异,殊不知这样的大篇幅抄袭在阅卷人眼中是要严重扣分的。因为这样的文章未能体现出考生的思想深刻度,更别提对材料的驾驭能力了。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平时积累少、不擅长写作的小白来说,如何在写作中体现“高级感”呢?那就需要我们对于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运用方法。也就是——观点型材料抄原文,案例型材料抄“五要素”,数据型材料抄结论。

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保证你的文章能够抄出“高级感”——新鲜、脱俗。

【方法详解】

一、 观点型材料抄原文

在申论材料中总有一种材料是权威人物、专业杂志期刊的观点,这样的材料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高档词。例如2016年某省省考中出现过:英语在线教学服务“英语流利说”创始人王某表示:“初创是令人迷恋的新事物。”中国的创业精神呈现一种上升趋势。顶级风投公司正在寻找年轻的创业者——整套生态系统逐步形成。我们可以将这一原文抄到作文中的影响分析中去。

二、 案例型材料抄“五要素”

近年来不难发现,申论考试命题人越来越喜欢“讲故事”,甚至在2016年某地市直申论材料中,“故事”占到了总材料字数的80%,对于这样的案例型材料,考生不可直接摘抄原文。因为一个完整的案例字数动辄三五百字,而一篇申论作文字数不过千字左右。因此,不管是阅读案例型材料还是引用案例型材料时,考生只需遵循“五要素阅读法”即可。也就是说,一个故事,只要按照“谁在什么样的处境下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结果,得到一个什么结论”的逻辑就可叙述清楚(主体-处境-做法-结果-结论),同时也体现了考生对材料的超高驾驭能力。

三、 数据型材料抄结论

数据型材料主要体现为大量的数字罗列,有时连结论也没有。面对这样的材料,考生不可在写作文时直接引用,因为数字本身不是答案,而通过一连串数字,考生解读出来的结论才是阅卷人想要的答案。因此,面对数据型材料,考生需要重点关注数字前后的文字,寻找结论性关键词,如“可以看出”、“不难发现”、“所以说”等,或者自行总计,最后将结论写在作文里,才能凸显出真正的“高级感”。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公务员招考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