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真假话问题(公务员行测真假推理题)

发布时间:2025-08-25 10:04:34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真假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必然性推理中经常考查的题目,对于这部分题目来讲会觉得存在一些困惑,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困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拿到真假话题目后一时无法入手。不知道从哪个人的那句话开始突破。

第二,可以找到突破口,但是突破的过程中无法确定答案。

对于这两类困惑,我们接下来分两种情况,分别解决,其实第一种困惑属于比较基础类的知识缺失。最为基础的求解方法就是通过“找矛盾”和“找反对”这两种最为简单的方法去求解。在这里,这两种最为简单的方法就不去过多的赘述了。请直接看接下来的例题:

【例题1】

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互相矛盾。 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

A甲 B乙 C丙 D丁

这道题目,就是典型的真假话问题,而且可以说是真假话真题最为基础,最为简单的题型,通过“找矛盾”就可以快速解决。

【答案】A

【中公解析】甲说“非甲”。乙说“丁”。丙说“乙”。丁说“非丁”。很明显,乙和丁的话是一对矛盾关系,其中必然一真一假,所以矛盾外的甲和丙说的都是甲话,甲说“非甲”是假话,证明实际上是甲捐的款。

以上是最为基础的真假话题型。但是真正遇到比较高深复杂的题型,更多同学还是会陷入第二种困惑,或许可以找到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但是对于解题还不能够得到答案,所以今天要说的最多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第二种困惑,解决复杂真假话问题。

与之前所说的“找矛盾”和“找反对”相类似,重要的同样是三个字,叫做——“找推出”

“找推出”可以说,找到题干中各句话相互存在的推出关系,帮助我们解决题目。

那么常见的推出关系都有哪些呢?大致可以把推出关系分为两类:

第一种是逻辑推理中的常见推出关系,比如假言命题中的P→Q,P→P或Q,P且Q→P。

第二种是事实关系上的推出关系,比如说只选一位班长,甲说选李,乙说不选张,那么甲的话就能推出乙的话。

那知道的这两种真假话中德推出关系后,我们又怎么用呢?

当四句话中只有一句真话的时候,推出关系的前者就必然为假,如果四句话中只有一句假话,那么推出关系中的后者就一定为真,也可以总结为,“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1][2]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公务员招考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