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行浮肿的概念
经行浮肿是经行前后或经期出现面目及四肢浮肿为主症的疾病。
二、经行浮肿的病因
(一)脾肾阳虚,脾主运化,肾主温化,若湿邪困脾,劳倦伤脾,或先天不足,房劳、多产伤肾,致脾肾阳虚,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不运,经行血气下注,气随血下,脾肾之气益虚,转输,运化失职,水湿溢于肌肤为水肿。
(二)气滞血瘀,七情郁结,气机不畅,血行受阻,气滞血瘀,遏阻遂道,经行以气血通畅为顺,气滞经行不畅,则滞而为肿。
三、经行浮肿的症状
本病每值经期肿胀,属虚者,多在经期或经后面目四肢水肿,晨起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属实者,多在经前肿胀,按之随手而起。
四、经行浮肿的治疗
(一)脾虚证
主证:经行前后或经期,四肢面目浮肿,按之没指,身重倦怠,脘腹胀满,纳少便溏,经血量多,色淡红,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缓或滑。
治法:健脾化湿,利气行水。
方药:防己12g、甘草6g、白术9g、黄芪15g。水煎服,日一剂。
(二)肾虚证
主证:经期或经行前后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不起,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舌淡红或淡白,苔白,脉沉迟细弱。
治法:温肾健脾,行水消肿。
方药:茯苓12g、白术6g、桂枝9g、甘草6g加补骨脂6g、川芎6g、巴戟6g。水煎服,日一剂。
五、经行浮肿的预防
(一)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过度劳累。
(二)本症因于虚者,当于经前调理以治本;因于气滞者,当调情志以防本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