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和肺换气的生理机制(肺通气换气的生理过程)

发布时间:2025-08-26 05:06:48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在医疗招聘考试中,生理学呼吸系统内容是考查的重点,更是考查的难点,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肺通气、肺换气的知识,关于肺通气、肺换气的重要考点,中公卫生人才网为大家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

一、肺通气考点总结

1.肺通气概念:气体从外界进入到肺,到达肺泡为肺通气。

2.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

3.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呼吸肌的收缩活动(呼吸运动)。

4.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压力差(肺泡气和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

5.吸气时:肺内压<大气压;呼气时:肺内压>大气压。

6.平静呼气末胸内压低于大气压。

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分泌,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其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小肺泡的回缩力。

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是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工、维持肺泡的稳定性、防止肺水肿。

9.反应一次通气最大能力的是肺活量。

10.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原因是支气管口径。

11.能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通气量为肺泡通气量。

12.评价呼吸效率较好的指标是肺泡通气量。

13.功能残气量代表了吸气肌处于松弛状态时肺容量。

二、肺换气考点总结

1.肺换气是指肺泡里的气体与毛细血管里的血液换气。

2.肺换气影响因素:呼吸膜厚度、呼吸膜面积、通气与血流比值。

3.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约为0.84。

4.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为:O2的运输、CO2的运输。

5.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氢离子浓度上升(PH下降)、温度上升、二磷酸甘油酸增多,可导致氧与血红蛋白亲和力下降,氧解离曲线向右下方移位。

6.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氢离子浓度下降(PH上升)、温度下降、二磷酸甘油酸减少,可导致氧与血红蛋白亲和力上升,氧解离曲线向左方移位。

7.浅快呼吸不利于肺换气的原因是由于浅快呼吸使肺泡通气量下降。

8.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气体分压差。

9.通气与血流比值升高会使肺泡无效腔加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肺通气、肺换气考点,希望正在备考的小伙伴认真学习这部分知识。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公务员招考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