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发展动因理论(身心发展动因口诀)

发布时间:2025-08-30 18:13:59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人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二、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其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我国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万物皆有备于我”。

2.西方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苏格拉底:“产婆术”。

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复演说。

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格塞尔:成熟论,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威尔逊:基因复制。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有人认为是需要改造的。

1.我国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荀子:“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2.西方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洛克:白板说,人的心灵如同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刻画,一切发展都来自后天。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领袖、银行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全然不顾人的内在需要”。

(三)二因素论(辐合论)

二因素论把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因素,包括人的遗传因素、个体先天特点及生理结构、机制等方面的总和;另一类是社会因素,包括环境和教育等方面的后天影响因素,尤其突出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又称共同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我们把实践和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根据这样的观点,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怎样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等问题自然受到特别的重视。

真题再现

1.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的说法反映了()观点。

A.多因素相互作用轮

B.白板论

C.内发论

D.外铄论

【答案】 C

2.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

B.环境

C.主观能动性

D.成熟

【答案】 D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公务员招考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