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面试热点知识《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
【小试牛刀】
今年端午节期间,一些传统民俗活动无法举办,因此各地纷纷采取新颖的形式开展活动,如:在重庆,人们参与“我的端午节”小视频拍摄活动,真实记录身边故事;在宁夏,居民比赛包粽子、绣荷包,“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在黑龙江,艺术家汇聚“云端”,通过直播展演端午民俗……对此,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
1.概括提炼话题,给予否定评价。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好传统节日,是我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疫情防控期间,各地采取新颖的形式开展活动,是一种“创新之举”,也是一种“有效传承”,值得点赞和推广。
2.结合实际,分析其积极意义。
(1)丰富群众生活。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的生活模式单一,而各地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举办节日活动,使其更有“灵气”,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能够为亿万人民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2)满足防疫需求。疫情防控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是首要工作,各地利用互联网举办活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减少了群众的集中性聚集,牺牲传统活动为防疫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3)创新传统文化。新颖的形式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古与今的碰撞,激荡出耀眼的火花,赋予端午节新的活力,让端午节可以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4)弘扬中国文化。网络连线、视频上云,互联网让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各国人民都看到多姿多彩的端午习俗和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并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
3.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存在创新活动同质化的问题,一些地方盲目照搬照抄别的活动,只是为了追求利益。另一方面个别地方不重视活动的创新和弘扬,一味因循守旧。
4.提出解决办法。
(1)提高认识。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提高认识,明白只有创新方式、丰富形式、有效传承,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才能让传统节日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真正激活蕴藏在节日中的文化基因。
(2)鼓励创新。出台新的政策,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各地加大创新,同时要求创新应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打造特色文化。
(3)加大监管。对于盲目照搬照抄的行为应该大力监管和打击,更好地促进传统节日的创新、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