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行发热的概念
经行发热是因素体虚弱,或瘀热内阻等,导致气血营卫失调,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变。
二、经行发热的病因
(一)肝肾阴虚 素体阴血不足,或房劳多产,或大病久病耗伤阴血。经行之时,血注胞宫,营阴愈虚,虚热内生,致经行或经后发热。
(二)血热内盛 阳盛之体,或嗜食辛辣之物,热伏冲任,或情怀不遂,肝郁化火,复值经期冲气旺盛,气火内燔,以致经前发热。
(三)气血虚弱 素体亏虚,或劳倦思虑伤脾,或病后失养、气血虚弱.经行气随血泄,其气亦虚,气血阴阳失调,而令发热。
三、经行发热的症状
经期或行经前后体温升高,呈周期性发作2次以上者。可伴有下腹疼痛或月经失调。
四、经行发热的治疗
(一)阴虚内热证
主症:经行前后见有发热,午后潮热,烦躁少寐,口干便艰。舌红而干,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调经。
常用方药:青蒿6g,鳖甲15g,丹皮9g,知母6g,生地黄12g,熟地黄、白芍各12g,川芎、当归各9g。水煎服,每日1剂。
(二)气血亏虚证
主症:经期或经后发热,经行量多色淡,神疲畏寒,气短懒言,面目虚浮。舌淡嫩,苔白润,脉虚或细略数。
治法:补中益气,养血调经。
常用方药:黄芪20g,人参、白术各l0g,陈皮6g,当归l0g,升麻、柴胡各3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五、经行发热的预防与调护
(一)保持心情舒畅和饱满乐观的情绪。
(二)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三)经期避免感受外邪,禁止游泳、冒雨、涉水,以及房事生活等。
(四)积极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本病患者要注意平时治疗与经期治疗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