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补液的原则(患儿补液原则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24 23:24:17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2016年医疗卫生护理专业知识《补液原则和方法》,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中公事业单位。

一、口服补液

这种方法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少量频服。婴幼儿服用时需适当补充水分。

二、静脉补液

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重的患儿。

1.定量:总量包括3部分,即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每日生理需要量。(1)补充累积损失量应按脱水程度估计,轻度脱水应补50ml/kg;中度脱水应补50~100ml/kg;重度脱水应补100~120ml/kg。(2)补充继续损失量应根据临床症状,按实际损失(如腹泻、呕吐、高热等)来估计。在禁食时,腹泻患儿大便量一般约为每日30ml/kg。(3)供给生理需要量,主要为基础代谢所需要的水分。可按每日60~80ml/kg计算。

在禁食情况下,入院第1天应供给液体总量为: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上述补液量适用于婴幼儿,3岁以上小儿补液时,应酌减1/4或1/3。

2.定性: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低渗性脱水用等张或2/3张溶液;等渗性脱水用2/3或1/2张溶液;高渗性脱水用1/3或1/5张溶液。

3.定速:重度脱水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时,应首先迅速滴人或直接静脉推注等张含钠液,以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然后再继续输液。低渗性脱水时输液速度应快些,高渗性脱水时速度宜慢些,累计损失量应于8~12小时补足。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则在补充累计损失量后的12~16小时内均匀滴入。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招考职位表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