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许多考生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资料分析部分得分较低。经过研究与辅导中的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考生在资料分析备考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文都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总结出资料分析五阶段复习法,希望能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考生在复习资料分析模块之前,有必要对考试大纲中有关资料分析部分的考察点进行把握,以确保复习方向的正确。2010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中对资料分析的考察规定是“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对资料分析题型的规定是:“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若干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考生在对资料分析的考查点有一定了解之后,就可以进行认真备考了。
从近几年资料分析部分考查内容来看,试题以包含大量数据信息的文字段落、表格、图形等资料为主。通常会给出四份资料,以经济、社会内容为主,每部分出5道题,总共20道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数据提取、比较、比率计算等定量分析和信息对错的判断等定性分析的能力。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资料分析模块分值较高,但是考生在这部分的得分较低,主要原因是考生心理素质较差、缺少模考的训练。
根据近几年资料分析的出题趋势来看,资料分析模块倾向于多种材料的混合,简单的计算题目越来越少,综合型的题目越来越多;解题的技巧性越来越强,突破口越来越隐蔽。例如200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的资料分析试题在4份资料中,有2份是图文和表文的混合体。从问题的设定来看比较复杂,如果考生不经过大量的练习很难在短时间内作答。
面对资料分析试题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结合考生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都专家建议考生对资料分析模块的复习分成以下几个阶段。总的指导思路是,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系统地复习。
第一个阶段:整体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从文都网站上了解资料分析模块的题型、考查方式、出题特点。建议考生在复习的一开始做一套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测试自己的实际水平,发现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自身的情况制定资料分析模块的复习方案。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考生在备考的最初阶段,最好对资料分析中的常用术语、常见表述、计算技巧等达到熟悉的程度。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