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中,不会导致离婚时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 )
A:某甲的丈夫乙在出外经商定居时与某女青年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B:某甲的丈夫乙在家中时常打骂凌辱甲和她的孩子
C:某甲的丈夫乙在外地用欺骗手段得以和某女青年登记结婚
D:某甲的丈夫在婚前隐瞒自己的精神病史
2 .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A:13497
B:13862
C:14227
D:14592
3 . 花朵:浇灌:鲜艳
A:牙齿:洗刷:美味
B:石油:开采:提炼
C:学生:教育:博学
D:塑料:加工:工艺
4 . ①因此把才学比作剑,当使用的时候就拿出来,而不用的时候就藏入鞘中,不将其把玩炫耀,否则,很少有不因此而得祸的。②自古以来,才学外露的都遭到灾祸,没有一个幸免,怎么不令人为此忧心忡忡呢?③才学是君子用来进行身心的修养,而并非用来自负骄矜的工具;君子是以才学来治理社会,而并非用以自夸炫耀的。④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才能和学识本身有什么过错,而是错误应用造成的。⑤没有才能和学识,士人会感到羞耻;具备才能和学识,士人会因此而担忧。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⑤④③①②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①③⑤
D:③⑤④②①
5 . 能够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 )。
A:朴素唯物论
B:庸俗唯物论
C:机械唯物论
D:辩证唯物论
6 . 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
A: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C: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D: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7 . 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8 . 下列四句话中,有语病的是( )。
A:日常饮食中有很多食物看似平常,其实对孕妇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B:随着救灾精神的发扬,越来越激发我思考一个问题:“咱当兵人应当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
C:如今在美国,宇航员仍然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很多年轻人希望从事这一职业
D:中国环境保护部决定开展一项针对铅蓄电池行业的环保专项行动,以全面彻查环境违法问题
9 .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
A: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B: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C: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
10 .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察,公安人员在工业园附近,一举( )了这个特大地下制毒工厂。填入括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查处
B:整顿
C:捣毁
D:拆毁
11 . (1)资料失真(2)经济普查(3)经济损失(4)经济出现新增长(5)数据分析
A:1-5-4-2-3
B:3-1-5-2-3
C:1-3-2-5-4
D:1-3-5-2-4
12 . 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提出“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员是思想”的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比他晚一两个月发明更有效的测定方法的德国化学米夏埃尔。卡拉斯和弗伦茨?希伦坎普只好望洋兴叹;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首次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两位法国科学家西诺西和蒙塔尼,另一位为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作出重大贡献的美国科学家盖洛则名落孙山……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以“第一”论英雄是一些国际科学奖项遵循的原则
B:诺贝尔奖获奖成果基本上都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考验
C:科学研究中的发明和创造是不折不扣的一种智利冒险
D:国际大奖注重的是发现者在科研中独一无二的贡献
13 .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4 .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5 . 一个人的死亡不仅会发生遗产继承法律关系,而且使其与配偶的夫妻关系归于消灭。因此人的死亡这一客观情况被称为( )
A:行为
B:合法行为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的内容
16 . 画者练就一双画眼、大千世界各种形象随时随地、有光有色地流过眼前,偶有美感,即刻被这双眼捉住,尽情地痴醉其间,这是何等的快乐。这些快感层层积存心中,闲暇时一片片翻出来看,这又是何等美妙的享受。时而,浩阔深幽的心底,会悠然浮起一幅画来,它不是那些眼见过的画面,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我不过没有时间将它形之于纸,却常常这样完成了绘画所必需的全部思维过程。根据这段文字,“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的含义是( )。
A:绘画所必需的全部思维过程
B:内心积存的绘画所需的美感
C:画眼所见大千世界各种形象
D:痴醉于画眼所见的美妙感受
17 . 资料∶文件
A:质量∶砝码
B:飞艇∶航空器
C:护卫舰∶补给舰
D:自然现象∶极光
18 . 九大行星中不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土星
19 . 把坚硬的胡萝卜,易碎的鸡蛋,苦涩的咖啡豆分别放进开水里煮20分钟,他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其实是一个来源于生活的哲理实验。沸腾的开水代表逆境,而胡萝卜、鸡蛋、咖啡豆这三样东西面临相同的逆境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胡萝卜原来是坚硬、结实、无所畏惧的,可是经开水一煮,它变得软弱了。鸡蛋本来是易碎的,它单薄的外表保护着液体的内心,经开水一煮,它的内在反而变得坚固了。而咖啡豆则很特别,进入开水后,它反倒把水给改变了,变成醇香的咖啡。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证的是()。
A:逆境中你不得不放弃自我
B:环境会改变一个人
C: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人都要学会坚强
D:坚守自我,努力改变周围的环境,并使整个环境因你的个性而充满魅力
20 . “春眠不觉晓”,这种逍遥,自古以来就是“悠闲阶级”独享和提倡的情怀和境界。今天看来,特别对处于竞争激烈环境下的现代人来讲,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欣赏的心情了
B:只能是一种奢望了
C:只有在周末享受了
D:只是孩时的记忆了
21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1)卖树木“采伐权”可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2)林业局长对新闻记者的提问不屑一顾(3)原始森林被木材加工厂大片砍伐(4)国家对保护原始森林有明确规定(5)农民对山下水田能否保住十分担忧
A:13524
B:51432
C:54132
D:35421
22 . 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有关法律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23 . 政治避难是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向另一国请求准予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的行为,一个国家对于请求政治避难的外国人,准许其入境、居留并给予法律保护,国际法上称之为“庇护”,庇护的外国人,通称政治避难者,在所在国的保护下,不被引渡或驱逐。以下各项中属于政治避难的是:()
A:陈某是中国公民,跟朋友发生争执,错手将朋友打死,怕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偷渡到了甲国
B:李某是我国某商业银行行长,贪污受贿数额巨大,案发之前办好签证,顺利到了乙国,乙国是一个废除死刑的国家,以李某被引渡回国很可能会被判处死刑为由而拒绝引渡
C:丙国总理,因为本国发生了轰动世界的军事政变而流亡到了丁国,以巨额投资为代价,经申请被允许在丁国长期居住
D:卯国前总统,卸任以后在A国购置了不动产,一直居留于A国
24 . 1976年唐山大地震所处的地震带是( )
A:东南沿海地震带
B:西北地震带
C:西南地震带
D:华北太行山、京津唐地震带
25 . 下列文言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___________。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略秦。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6 . 谬误:语法()
A:木头:煤炭
B:俗气:文章
C:馒头:面粉
D:快乐:高兴
27 . 关于电子信息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计算可以抗电磁干扰
B:量子计算机于2010年面世
C:光纤通信的传输过程没有任何损耗
D:DNA计算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
28 . 地球:北极()
A:星球:月亮
B:昆虫:蚁虫
C:联合国:中国
D:书本:封面
29 . ①独自进场②久等不来③友来入座④赴约看电影⑤低声交谈
A:④②①③⑤
B:②①④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③⑤①④②
30 . 犯罪一词是个既大又松垮,且不精确的术语。违法者是否出现了多余行为,这一问题取决于人们怎样看待这些行为,取决于自己与实施这些行为人间的关系。人们把十几岁的孩子偷了钱包称犯罪,把他悄悄从家中拿走一些钱称为家庭问题。若把孩子铐起来只会让他从坏蛋处学到更糟的伎俩。更好的做法是将他看成是个行为有误的孩子,送他去心理咨询机构以补偿自己的失误。 本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违法者的行为不能被称为“犯罪”
B:界定犯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应该用更加人性化的方法对待违法者
D:对于孩子的违法行为应该予以正确引导而非惩罚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