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押题专家王永胜,山西公务员考试考前3天冲刺班内部预测题。因大家普遍头疼数学题,所以提前放出行测数量关系预测题,给大家分享。其他部分如言语理解,常识部分本站将尽快整理出来。注:题目都带详细解答思路,王永胜老师说理解思路最重要,考生务必确保遇到类似的题,提笔就给出答案,最好是“秒杀”。
1.在环境保护的宣传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提醒了人们注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下列4句话中,与这句口号的提出者想法最相近的一句是()。
A.宇宙中其他的星球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B.宇宙中即使有其他的星球适宜人类居住,人类也无法迁往那个星球
C.如果地球被污染了,人为将束手无策
D.人类不可能找到比地球更适宜自已居住的星球了
2.我们当下有些报刊,其文化品格每况愈下。其一是过于看重时尚,娱乐要摩登,明星要刺激,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来寻找话题。二是炒作公众人物,将平凡的公众形象神秘化和庸俗化。细看近几年一些媒体的热门话题,有许多走时尚的路子,唯独与民众的生活远了。我在《媒体炒作下的文艺批评》一文中,谈到了这一点。
文中画线句子中“这一点”指的是( )。
A.看重时尚,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B.炒作公众人物,神秘化和庸俗化
C.看重时尚,热衷炒作公众人物D.走时尚的路子,脱离民众
3.法国作家杜马在俄国旅行时,来到一个城市,决定参观城里最大的书店,书店老板听说作家要来,便把所有书架都摆上了杜马的书,让杜马高兴。杜马走进书店看了看,问:“其他作家的书呢?”老板说:“都……卖完了。”这则笑话笑的是( )。
A.杜马的书无人买B.老板的慌张,无准备
C.老板的回答与他的愿望相反D.老板讽刺杜马的书卖不出去
4.在英国与丹麦进行的哥本哈根海战中,英国海军纳尔逊上校在激战中处境危险,接到了撤退的信号。舰长问他怎么办,他将望远镜举到他一只失明的眼睛跟前说:“我没看见那个信号。”于是又勇敢地指挥战斗,结果取得了胜利,丹麦被迫停战。这段话的主题是( )。
A.纳尔逊擅自做主,但取得了胜利B.纳尔逊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执行命令
C.纳尔逊打仗不顾一切危险D.纳尔逊找到了不执行命令的理由
5.尽管这两年某国每年有500万人口脱盲,但扫除文盲的形势不容乐观,该国的成人非文盲率在亚洲排名非常靠后,且脱盲速度也比周边国家队概括起来,这段话的意思是( )。
A.某国每年有500万人口脱盲B.某国扫盲成绩比不上亚洲国家
C.某国扫盲成绩不理想D.某国扫盲速度太慢
6.现在的许多文章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觉察出底细来。正如透过
密叶投射在地面上的月光,看到的只是点点的碎影。
这段话中被比做文章“真正观点”的是( )。
A.月光B.碎影C.密叶D.地面
7.生物上的完美令人不寒而栗,因为那等于同种生物没有变异,进化过程失去动力。我们接受生物的多样化,可是却假定完美是物理和工程科学可欲而又可及的目标。这种观念起源于我们对许多简单问题了解得比较透彻,而“简单”往往意味着对缺陷的忽略。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完美不可能在科学上实现
B.生物科学比物理和工程科学更深奥
C.缺陷对人类整个技术文明是绝对必须的
D.在物理和工程科学中完美是可欲而又可及的
8.幽默和笑话能刺激大脑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因此,笑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人的身体里,笑是一种机制。它不但能引起愉悦的感觉,也能唤起人们建立友情甚至是长久爱情关系的欲望。在战胜紧张和压力方面,笑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缓解机制。
这段文字谈论的重点是( )。
A.幽默和笑话能刺激大脑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B.笑能引起愉悦的感觉
C.笑是一种缓解机制
D.笑对健康有益
9.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西游记》中孙悟空施展的“瞌睡虫”并非天方夜谭,而是确实存在。不过,它既不是什么虫子,也不是什么微生物,而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天然物质。它就“隐藏”在每个人的大脑中,名为“睡素因子”。睡素因子是一种肽,结构甚为奇特,包含有4一5种氨基酸,末端还附有一种被称为胞壁酸的糖,不同于其他人体物质的结构。实验表明,只需将1微克的睡素因子注射到家鼠、兔、猫的脑中,便能使它们毫不费力地进入深度的睡眠状态,延续时间可达2一5个小时。科学家经过极其复杂的工序,终于从几吨人尿中提取出了只有两三粒砂糖大小的睡素因子,共重30微克。这一发现无疑是当今医学领域的一大成就。目前,科学家正争取人工合成睡素因子,为世界上的失眠患者解除失眠的痛苦。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科学家发现井提取了睡素因子,正争取人工合成它
B.“瞌睡虫”就是睡素因子
C.1微克睡素因子能使动物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D.睡素因子是一种结构奇特的肽
10.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中,由于阅读的能力和阅读的材料都只为极少数人掌握,阅读和权力呈现出一种相互纠结的关系。后来,随着印刷术的发明,阅读得到缓慢的普及,逐渐与权力分道扬镳,而且越来越成为权力的反面——个人权利的护心甲。它变成了个人对抗权力的一种无声而有效的方式。在它的荫护下,人类的自我逐渐挣脱了中世纪的黑暗,终于在新的人文精神的曙光中现身。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阅读更是一种普遍的先于实际生活的经验,我们首先从书本上获得人生的经验,然后才在实际生活中经历它们。阅读不仅帮助我们的认识自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它直接造就了我们的自我——“我们即是我们所阅读的东西”。这段文字的大意是( )。
A.阅读在不断发展中得到了缓慢的普及与提高
B.人类在阅读中挣脱了黑暗,现身于曙光之中
C.阅读成为人类维护、认识、造就自我的工具
D.人类在阅读中认识了自我,而且造就了自我
参考答案解析
1.【答案】D。解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表明不管宇宙中其他的星球状况如何,就最适于人类居住而言,都是无法和地球相比的,因为人类就是在地球上产生的,而这正是选项D所表达的意思。
2.【答案】D。解析:原材料“这一点”复指“唯独与民众的生活远了”。
3.【答案】C。解析略。
4.【答案】B。解析略。
5.【答案】C。解析略。
6.【答案】A。。
7.【答案】C。解析:A答案过于绝对;B答案在比较生物科学比物理和工程科学哪个更深奥,这显然不是片段材料的观点;D答案的主要意思与片段材料的内容“可是却假定完美是物理和工程科学可欲而又可及的”相悖。
8.【答案】D。解析:片段材料第一句“因此……”已明确指出。
9.【答案】A。
10.【答案】C。解析:C项的内容最为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