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习题(七)

发布时间:2025-08-25 13:21:59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1.出版媒介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它不断地进行着人员的更替,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伴随着新陈代谢的过程,出版媒介有诞生、成长、壮大、衰老、死亡或再生的过程。出版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也在继承(遗传)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变异),从而使出版媒介的组织形式、出版物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 出版媒介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B. 出版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创新

  C. 出版媒介具有生命体的特征

  D. 出版媒介的组织形式、出版物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大秦帝国》、《汉武大帝》、《雍正王朝》……一部部歌颂盛世之治的文艺作品引来无数目光。然而。那些极尽繁华的书写却难掩历史叙事的思想缺失。从政治文化视野看,“盛世情结”叙事往往过分认同人治文化与功利立场。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历史叙事作品缺乏思想

  B. “盛世情结”作品的价值局限

  C. 文艺作品应该抛开功利立场

  D. 歌颂盛世的作品需重新审视

  3.2,2,3,6,15,( )。

  A.25; B.36; C.45; D.49

  4.有甲、乙两个项目组。乙组任务临时加重时,从甲组抽调了甲组1/4的组员。此后甲组任务也有所加重,于是又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1/10。此时甲组与乙组人数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

  A.甲组原有16人,乙组原有11人

  B.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16∶11

  C.甲组原有11人,乙组原有16人

  D.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11∶16

  5.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者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受众传播内容违法或失实的新闻,从而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新闻侵权可分为刑事犯罪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前者主要是诽谤罪,指“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后者主要是指侵害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

  以下不属于侵权行为的是:(  )。

  A.某电视台大肆宣传包治百病的某种秘方药物,引来观众的阵阵声讨

  B.某杂志未经刘翔允许,擅自将其在奥运会上的跨栏照片当作封面

  C.某电台为名不副实的增高产品“高乐宝”做广告,欺骗了许多消费者

  D.某出版社经过鲁迅先生家属的同意,再次修定出版《鲁迅全集》

  参考解析

  1.C【解析】文段第一句话是说出版媒介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第二句话说其具有像生命一样出生、发展、死亡的过程,最后说出版媒介同时也在创新。全段围绕出版媒介与生命体具有相同的特征来展开,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2.B【解析】文段由《大秦帝国》、《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等歌颂盛世之治文艺作品的繁盛引出此类叙事作品在思想方面存在的缺陷。可见文段主要说的是歌颂盛世之治的文艺作品,而非“历史叙事作品”、“文艺作品”,排除A、C两项;文段只提到了此类作品存在“思想缺失”的情况,但并未说明其需要重新审视,D项属无中生有,排除:B项“‘盛世情结’”、“价值局限”较为恰当、全面地概括了文段主旨,故B为正确答案。

  3.C【解析】2/2=1 3/2=1.5 6/3=2 15/6=2.5 45/15=3。其中,1, 1.5, 2, 2.5, 3 等差

  4.B【解析】设甲组原有a人,乙组原有b人,故由题意可得:(b+a 4)×9 10=1 10 (b+a 4)+3 4a,所以a:b=16:11。

  5.D【解析】新闻侵权的定义要点是: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D项出版社再次修定出版《鲁迅全集》是经过鲁迅先生家属同意的,不符合该要点,故答案选D。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行测天天练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