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10月2日)

发布时间:2025-08-25 13:08:21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1、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是“宇宙之砖”。这是一种(  )。

  A.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机械唯物论观点

  D. 朴素唯物论观点

  2、“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体现了(  )。

  A. 折衷主义思想

  B. 朴素辩证法思想

  C. 诡辩论思想

  D. 二元论思想

  3、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一原理运用于实际,形成了我们党的(  )。

  A.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B.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C.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人大加强对“一府(政府)两院(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有利于促进“一府两院”的工作。从哲学上看,这主要强调了(  )。

  A.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

  C. 要重视量的积累

  D.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

  A. 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 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 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解析

  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原子理解为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的本原。这种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为依据,对唯物主义的论证比起朴素唯物主义有许多进步,但缺少古代哲学那种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念。故选C。

  2.这句话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属于辩证法思想,B项正确。

  3.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一切认识的真正来源。只有通过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把群众的实践转化为领导者的认识,把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上升为领导者的决策,我们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领导者如果不从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同样,党要实事求是地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者改造世界的任务,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完成。故选D。

  4.本题考查考生对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的理解。对于“一府两院”来说,人大是外因,人大加强对“一府(政府)两院(法院、检察院)”的监督,体现的是外因的作用,因此A项符合题意。

  5.此题考查唯物论的实践观,属于识记题。A项与题目的要求无关。故选BCD。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行测天天练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