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要停了什么意思(风要停了)

发布时间:2025-08-26 16:55:30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跟风,可以说是出版界的一个痼疾。尽管为舆论所不齿,但此“风”仍然刮个不停。

眼前影响较大的一桩,就是紧跟着易中天《品三国》的热销。有家出版社将过去出版的易中天的《品读汉代风云人物》,迅速更名为《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出版,书名突出“品三国前传”几个字,而装帧设计又酷似易中天的《品三国》,读者若不加细辨,很难分清二者的区别。此外,还有一家出版社则紧跟着抛出柏杨版《品三国》。柏杨的书,自有它的价值,书名本可以不用“品三国”,另选一个,以免混淆,但出版社偏要“随人脚后行”,显然是想借助易中天《品三国》的热潮,搭图书销售的便车。

跟风出版,是一种模仿和照抄,是在图书策划、出版上缺乏创意的拙劣表现。跟风者见到市场上某本图书畅销,就会用相似或相同的书名、装帧、版式,炮制出“鱼目混珠”式的图书,以期在畅销书市场上分一杯羹。记得前些年,只要某本书在市场上畅销,接着就会有大同小异的多种版本跟进。你出了本《我的奶酪是谁动的》,我就来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他再来本《奶酪是被谁动的》。你出了本《天亮以后再分手》,我就出本《天不亮就分手》,他再来本《天亮以后不分手》。至于像长期热销的《十万个为什么》,东施效颦的版本更是多达几十种。

跟风者之所以甘于“随人脚后行”,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想“好风凭借力”,借别人已经打开的市场销路“摘点桃子”,为自己捞取物质利益。然而,一些跟风者既想要获得跟风的实利,又不愿背上跟风的坏名声,于是,总试图为他们的拙劣行为辩护,说什么不是故意为之,而只是“巧合”。

柏杨版《品三国》的出版商,就抬出“文化大师”的旗帜,为自己打气、壮胆。他们说:“以柏杨文化大师的身份,何以去跟一个并不为其所知的明星教授争气。”是的,“文化大师”确实不会去与易中天“争气”,但现在“争气”的,不是柏杨,而是出版商。是出版商想借易中天《品三国》的人气,来打开柏杨版《品三国》的销路。要知道,“大师”的书在市场上也不一定就畅销,更别说像易中天《品三国》那样“如日中天”式的畅销了。为求得一个好销路,就蓄意跟上易中天的《品三国》之“风”。我想倘若柏杨知道了,以他的人格修养和文化追求,是不会同意这样炒作的。其实,汉字那么丰富,另起一个书名,不要说难不倒“文化大师”,就是对任何一家出版社来说,也应该是小菜一碟。

恶意跟风,已令人反感;再“拉大旗作虎皮”进行掩饰辩解,就更令人不齿了。尽管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书名具有独占使用权,书名跟风暂不构成侵权,但是,图书出版业是肩负传播思想文化和建设精神文明重任的行业,压缩和减少跟风出版,加强出版人的职业约束意识和创新追求,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跟风出版之“风”,该停了!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行测天天练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