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消费 倡议(人情消费的看法申论)

发布时间:2025-09-06 18:23:45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2014事业单位面试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2014年申论热点

一个村民小组60户,3月份有42户以各种名义置办了酒席,另18户正在筹备,这是辽宁省中部某县纪委调研发现的;一个山区农民家庭年收入仅2万元,2013年人情随礼竟多达9600元。(5月19日《人民日报》)

古语有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借助适度的礼节往来,在彼此间传递感恩、敬重等情感诉求。但面对水涨船高的礼钱,情感互动的本意被不断异化。逢年过节,在外打拼的游子被可预知的礼金开销拦住了回家的脚步;朋友结婚,人们装红包时预先算计“回报率”,一旦对方没有“加倍偿还”便心存芥蒂。《中国青年报》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每年的人情消费在1000元-6000元之间,有两成左右超过了6000元;53.2%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事实上,人情是人情,消费是消费,两者本不搭界,“人情消费”这样的组合已透着尴尬。而其原由,大致有三方面。一者,物价的上涨,从客观上推动了礼金数额的增长;二者,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更加认同送礼这种简便的情感表达方式;三者,礼金在社会互动中的符号意义愈加明显,攀比炫耀心态让人们被绑架。

刹住人情歪风,树立文明新风,既需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需要摆正消费心态,更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首先,礼尚往来并非都建立在金钱物质之上。“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都阐述了人情交往中重礼仪、轻礼品,重情感、轻情面的人生哲理,值得提倡。其次,每个人都应该过一过“面子关”,去一去“攀比心”。生活水平提高,绝不是可以铺张浪费、摆阔斗富的理由。在必要的人情交往上,应理智对待,量力而行,千万不能为了爱面子、随大流,打肿脸充胖子,更不能利用职权,挥霍公款,请客送礼。再次,学会换种方式表达情意。真正的礼尚往来是生活的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只要用心,亲朋好友之间总能找到既不落俗套、又节约实惠的方式。至于单位之间、上下级之间,更是需要以诚相待,以扎实的工作和出色的成绩换取信任与支持。

当然,人情消费泛滥之风难以戛然而止,移风易俗需要一个过程。每个人都应当从我做起,切断人情消费链条,跳出人情消费怪圈,走出健康人情交往新路,为形成文明俭朴的社会新风做出贡献。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行测天天练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