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务员网政治必考知识练习-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
本节是重点章节: 每年必考
第三节分析简单商品经济关系,其结论都属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 理解简单商品经济的知识,才能进一步学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2. 本节的内容具有一般性
本节可分为四个部分:(共12个知识点)
第一主题(1、2、3、4):分析商品
第二主题(5、6、7): 分析货币
第三主题(8、9、10、11):分析价值规律、市场机制
第四主题(12):分析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等量劳动相交换的经济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具有价值,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反映商品的生产者与自然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具体表现在:商品交换的过程和结果,买卖双方价值和使用价值只能得其一。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的三层含义:
1. 缺一不可
2. 各自的地位。价值反映生产关系,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反映生产力
3. 应用(举例):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正确)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价值(错误)
辨析: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材料分析: 为什么要实行按质论价的价格政策?迅速看材料,观看内容,归纳总结;作出反映,找出涉及的知识点
涉及考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价值存在与使用价值之中;2.对于同一种商品来说,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 )
2、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基本因素,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产生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
②性质不同;
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无法比较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劳动,可以进行数量比较
③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正确)
具体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错误)还必须有其他生产资料
劳动二重性原理体现了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或枢纽。
具体劳动:生产各种使用价值的劳动
抽象劳动:生理学意义上的劳动能力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