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务员考试网金融知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定义是什么?
1、什么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为了分散金融机构在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时面临的贷款风险,国际上一种通用方法是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所谓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是把金融机构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转化为抵押贷款证券(主要是债券),然后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这些证券给市场投资者,以融通资金,并使住房贷款风险分散为由众多投资者承担。
从本质上讲,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一种债权转让行为,即贷款发放人把对住房贷款借款人的所有权利转让给证券投资者。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一种抵押担保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简称 MBS),借款人每月的还款现金流,是该证券的收益来源。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只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大趋势。
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有哪些?
首先,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分散了金融机构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调整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分散了贷款风险,从而提高了其资产质量,并有利于其经营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其次,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扩大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有利于为个人购房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再次,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也可推动住宅产业的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使大量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流入住宅产业,有利于激活住宅产业,支持个人住房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增加了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发行使证券市场有了新的投资渠道。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以住宅为担保和抵押,这种债券信用等级较高,因此投资者有了收益性较好、风险较低的投资方式。
总之,这些都有利于我国个人住房消费的顺利开展,都将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3、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存在哪些技术问题?
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实质是把住房抵押贷款的债权进行技术处理后在证券市场上出售。它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如何将抵押贷款集中起来,按照贷款风险和收益的大小进行分类和标准化。
(2)根据标准化的抵押贷款,如何设计可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规范化的证券。
(3)抵押贷款债券的管理问题。
(4)证券的发行问题。
(5)相关的法律、会计、税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