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食品的食品安全问题(网红食品需严守安全线观点)

发布时间:2025-08-25 00:25:24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导读】

【热点背景】

当“网红”成为食品推销自己的捷径,无论是宣称有独家配方的牛肉面、排队超过数个小时的奶茶品牌,还是短视频网站上刷屏的摔碗酒、咸蛋黄雪糕,因为够新奇,搭上了互联网营销的顺风车,大都能迅速吸引消费者捧场。

然而,“网红”食品并不都像看起来那般美好。近日,南昌大学设计院第一设计所的多名员工因食用江西卡拉多食品公司制售的网红“爆浆松松”面包后出现高烧、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现象。实际上,这不是网红食品第一次“出事”了,使用过期面粉,遭到食药监部门查处;雇人排队,制造产品受热捧的假象……“网红食品”问题频出。

【热点题目】

近年来,“网红”食品搭上了互联网营销的顺风车,能迅速吸引消费者捧场。然而,“网红”食品虚假宣传、食物中毒事件频发,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要点】

1.表明态度。“网红”食品依据互联网经济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大众生活,但“网红”食品乱象也非常容易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诚信经营理念,需多方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2.“网红”食品的积极意义。“网红”食品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餐饮市场销售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吸引顾客;激发市场活力等。

3.分析“网红食品”存在的问题。

(1)食品质量难以保障。部分“网红”食品生产商家无资质、生产环境恶劣,食品质量难以达标。

(2)虚假宣传问题严重。不少网红产品通过在网上开直播、炒单刷单,诱惑消费者下单。

(3)消费者维权难。由于网络销售看不到实物,加之生鲜类产品不在7日无理由退货以及监管存难等,消费者难以退货、投诉无门。

4.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网络”食品销售渠道隐蔽,监督困难。部分“三无”产品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商等,避开了市场监管环节,导致监督困难。

(2)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部分经营者认为自己是代购就可以“三无”不符合我国规定的食品带到境内来售卖。

(3)网络的隐匿性及消费者辨别意识弱。网络的隐匿性导致消费者难以发现视频质量问题;同时部分消费者存在过分迷信网络意见领袖的消费心理。

5.提出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细化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尤其是新兴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新兴平台的责任,加大违法违规成本及赔偿成本,形成有效震慑。

(2)食品监管部门创新监督方法。畅通投诉举报通道,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检,建立黑名单,形成网上搜索、实体寻源的新监管方式。

(3)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承担起平台的主体责任。审核商家资质、及时下架问题食品,向监管部门反馈违规商家,形成联动监管网络,有效监管。

(4)商家加强自律与责任意识。出售正规产品,自觉维护品牌形象。

(5)消费者理性消费。多一些警惕和防范心理,避免盲目追捧问题“网红食品”。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行测知识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