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表达能力训练(公务员言语表达与理解)

发布时间:2025-08-29 13:40:57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学会文字表达

一、申论文章的文字表达要求  

申论文章对文字表达的基本要求是用词准确、语意明白、语句简洁、文理贯通、合乎规范,而且能把客 观概念表述得清晰、连贯、得体,没有语病。要达到这些基本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表达准确

所谓准确,是指文字表达的信息绝不能有歧义。考生必须对所用词语加以认真辨析,真正掌握其确切 含义,否则就很有可能造成表意的失当或失误,影响表达效果。申论文章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要准 确,事物的范围、性质、程度等必须明确,解释要具有唯一性。

例如,以下是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内容: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 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 题。……

点评:上述内容中画线部分在用词上充分体现了准确性,比如“还不高”和“还不强”就不能用“低”和 “弱”代替;“尚未根本改变”不能用“尚未改变”代替。

2.表达规范

所谓规范,一是指申论文章中使用的词句、语气要符合题目要求的身份;二是指用词要规范,搭配要合 理。与公文语言相似,申论语言也要做到庄重不随便,准确不含糊,平实不华丽,简明不冗赘,条理清楚不 紊乱,表达显豁不艰深。

下面是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一个考生的答卷:

C主编,你好,你的意见已经收到。经过认真的研究,我们认为你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你 的意见作以下的答复:

(1)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怒江已经不是原生态河流,因此,你所说的“将其作为一条生态江予以保留,不 予开发”的建议是不可能的。

(2)怒江在科学研究和环境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一点十分重要,我们将在开发利用的 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进行有序开发,尽最大可能保护自然环境。

(3)对水资源的开发效果各异,既有埃及尼罗河开发的失敗教训,也有美国田纳西河开发成功的经验, 因此不能笼统地进行否定,关键是看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我们将会汲取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将开发的 效益最大化。

最后,对你的关注表达我们诚挚的谢意。

点评:这份答卷中,对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表达得很恰当,该考生的表述规范、得体。

在表达规范方面,还应避免以下两种情况:

(1)滥用口语

有些口语词可以在一般文章中使用,在申论文章中却不合适,应使用与之相对的书面词语。

示例:

商量——研究答应——批准发给——颁发

夸奖——表彰见面——会见吩咐——命令

打发一一委派合伙——共同马上——立即

(2)错用简称

在申论文章中恰当地使用简称,能够节省文字,缩小篇幅,这也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还 有助于文气顺畅。但是如果简称用得不规范、不准确,就不能准确地标记客观事物,表达文意。例如,引用 国务院批转X X部意见的通知,如果有时简称为“通知”,有时又简称为“意见”,就会前后不统一,造成 混乱。

有些仅在某一领域中使用的简称,不能用在申论文章中,例如“社建”(社会主义建设)、“邓论”(邓小平 理论)等。

3.表达简洁

简洁是申论语言的最大特色。申论是以理服人的,它需要的不是细致、形象的描绘,而是用高度概括 的语言进行推理。不但论证的语言要简洁,陈述论据的语言也要简洁。考生要抓准事物特征,反映普遍本 质,做到文约而旨丰,辞简而理周,这就需要在深刻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提炼语句。

示例:2009年上海申论考试第2大题第(1)小题的要求如下:

请你结合给定资料,简要分析我国受教育权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概括成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

要求: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150字。

以下是一位考生的答卷:

受教育权不平等的原因包括:教育法规不完善,如把户籍所在地作为儿童就近入学的依据,这就导致 了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城乡户籍的差异导致了社会福利的巨大区别,户籍制度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阻碍因 素;教育投入比例失衡,由于经济条件等限制,流动人口的子女很难平等享用城市里优越的教育资源;相关 教育政策的落实还不到位。

点评:考生把受教育权不平等的原因概括为四个方面,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4.表达鲜明

所谓鲜明,指作者所持的态度必须明确,或赞同,或反对,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这样文章才会旗 帜鲜明,有说服力。

示例:新华网评:《反腐工作如何能取信于民》一文节选(作者:谭浩俊)

要想防止腐败,就必须加强监督。一是要加强党内监督。通过党员与党员、党员与干部之间的相互监 督、相互督促,来保证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二是要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活 动积极分子的作用,将政府工作置于社会的有效监督之中。三是要加强群众监督。一方面,要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保证党员干部能够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另一方面,要 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充分相信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从而自觉地参与 到监督中来。四是要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网络、广播电视和传统媒体的监督作用,特别是网络,要在 积极引导下发挥其快速、直观、威力大的监督作用。

[1][2][3][4]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判断推理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