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真诚:真挚
A:论证:论点
B:顽强:顽劣
C:果断:武断
D:争议:争执
2 . 下面缺少宾语的一句是( )。
A:该机飞行速度为800公里,航程可达3000公里
B:海军发展到今天,面临着核潜艇的严重挑战
C:航空兵面对着敌方防空护卫舰较多,防空系统完善,夺取制海权是非常困难的
D:不久,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天文学领域里得到了应用
3 . 5,12,24,36,52,( )
A:58
B:62
C:68
D:72
4 .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 . 绝对反义词:也称互补反义词,这类反义词在意义上互相排斥,肯定甲必否定乙,肯定乙必否定甲;同时,否定甲就必肯定乙,否定乙就必肯定甲。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完整——残缺
B:高兴——生气
C:寒冷——温暖
D:卑微——高尚
6 . 选出没有歧义的句子( )。
A: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
B:我们计划请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来我校作报告
C: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
D:学生的成绩好坏并不能反映其素质的高低
7 . 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多级行文
B:越级行文
C:直接行文
D:
8 . 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
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9 .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表现形式,能够被第三人利用、复制。这种表现形式类型多样,如各种文字作品、音乐作品及科学技术作品。这是因为作品受法律保护的原因之一是要使其得到传播、利用。更好的作品存在于作者的思想之中,也是没有办法让第三人知晓利用?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
A:著作权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具备一定的物质表现形式
B:《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首先必须是独创性的智力劳动成果,例如作者的构思
C:期刊、乐谱、设计图都可以成为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D:作品受法律保护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它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表现形式
10 . 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作物生产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通常又是矛盾的和难于协调统一的整体,而且,高产,优质和高效三者的主次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可见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了社会因素。这段文字意鏊得鳎海?)
A: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既涉及自然因素又涉及了社会因素
B: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
C:农学是服务于作物生产的一门综合学科
D:必须以系统学的观点来认识农学和作物生产
答案及解析
1 . 真诚:真挚
A:论证:论点
B:顽强:顽劣
C:果断:武断
D:争议:争执
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关系。真诚和真挚是一组近义词;争议和争执是一组近义词。故应选D项。
2 . 下面缺少宾语的一句是( )。
A:该机飞行速度为800公里,航程可达3000公里
B:海军发展到今天,面临着核潜艇的严重挑战
C:航空兵面对着敌方防空护卫舰较多,防空系统完善,夺取制海权是非常困难的
D:不久,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天文学领域里得到了应用
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暂无>
3 . 5,12,24,36,52,( )
A:58
B:62
C:68
D:72
答案:分析:选C。5=2+3,12=5+7 ,24=11+13 ,36=17+19 ,52=23+29 ,全是从小到大的质数和,所以下一个是31+37=68
4 .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了历史灾难与历史进步互为矛盾的对立面。由历史灾难到历史进步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凡是实现矛盾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任何矛盾都不能转化。所以正确答案为D。
5 . 绝对反义词:也称互补反义词,这类反义词在意义上互相排斥,肯定甲必否定乙,肯定乙必否定甲;同时,否定甲就必肯定乙,否定乙就必肯定甲。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完整——残缺
B:高兴——生气
C:寒冷——温暖
D:卑微——高尚
答案:答案为A。依题意,不完整肯定残缺,不残缺肯定完整,完整与残缺是绝对反义词。不高兴不一定生气,不寒冷不一定温暖,不卑微不一定高尚。
6 . 选出没有歧义的句子( )。
A: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
B:我们计划请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来我校作报告
C: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
D:学生的成绩好坏并不能反映其素质的高低
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因停顿的不同而造成的歧义。A项“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与“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停顿的不同,造成两种意思;B项“著名”是用来修饰“学者”还是“教育家”还是两者兼有,不明确;C项“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与“A国对/B国的锕?早有准备”,可有两种理解。只有D项是没有歧义的。故选D。
7 . 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多级行文
B:越级行文
C:直接行文
D:
答案:A。解析:逐级行文:向直接的上级或者直接下级行文。越级行文: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或下级行文。多级行文:向直接上级并呈非直接上级或者向直接下级并转非直接下级的一次性行文。
8 . 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
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答案:D。题目详解:<暂无>
9 .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表现形式,能够被第三人利用、复制。这种表现形式类型多样,如各种文字作品、音乐作品及科学技术作品。这是因为作品受法律保护的原因之一是要使其得到传播、利用。更好的作品存在于作者的思想之中,也是没有办法让第三人知晓利用?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
A:著作权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具备一定的物质表现形式
B:《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首先必须是独创性的智力劳动成果,例如作者的构思
C:期刊、乐谱、设计图都可以成为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D:作品受法律保护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它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表现形式
答案:D。题目详解:[秒杀技巧]A项“根本原因”、C项“都”属于确定词;B项无中生有;D项“之一”属于弱化词,因此选D。[解析]本段文字主要论述了《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表现形式”及其表现类型和原因,所有的论述都是围绕着“必须具备一定物质表现形式”而展开的,故D项为正确答案。选项A属于偷换概念,“著作权”并没有物质表现形式。选项B文中并未提及。选项C表述绝对,排除。
10 . 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作物生产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通常又是矛盾的和难于协调统一的整体,而且,高产,优质和高效三者的主次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可见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了社会因素。这段文字意鏊得鳎海?)
A: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既涉及自然因素又涉及了社会因素
B: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
C:农学是服务于作物生产的一门综合学科
D:必须以系统学的观点来认识农学和作物生产
答案:【答案】A。题目详解:由文中“作物—环境—社会”“高产,优质和高效三者的主次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可知,农学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社会因素。而且由文中“可见”可知,接下来作者会对该段进行概括,即“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纳缁嵋蛩亍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