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9年各地公务员考试的逐步推进,不少2009年度地方公务员考试也接近尾声状态,而2010年度公务员考试的帷幕也徐徐拉开。回顾2009年度的考试,有不少新类型的试题值得我们关注,新东方北斗星詹凯老师特别挑选了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的新型题目进行总结,这些题目在备考2010年度的公务员考试中,无论是国家考试还是地方考试,都将成为制胜的关键。
(一)常识判断——注重时事
首先特别要提醒备考考生,即便是在2008年11月29日仍然还有考生以为第二天将要举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均为法律常识,说明这些考生并没有仔细阅读考试大纲。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25道常识判断考题均为法律常识,但是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部分的最大改革就是常识判断部分的内容涉及“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最终根据真题统计,法律常识类的题目仅占据25道题中的7道而已。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中最为突出的一类题目就是时事方面的问题。
【例题1】(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1题)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巨大的“和”字,其蕴含的思想源自:(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出题者在本题中既涉及的奥运会的内容,又涉及了文化方面的内容,此题安排的非常巧妙。
答案:C。
【例题2】(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14题)
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 )。
A.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B.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C.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D.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分析: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引发全球金融海啸,此事全球无人不知晓。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储备人才,有关金融危机的最基本内容必须了解。
答案:D。
为了应对逐渐增多的时事常识,需要考生在平时多积累新闻知识,这些新闻主要涉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世界经济发展方面的新闻。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