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策略

发布时间:2025-08-30 23:45:42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一、复习迎考三件宝——真题、教材、模拟卷

1.吃透真题

不管您的复习时间是否充裕,不论您的复习时间是否零碎,吃透真题都是复习备考的必备之选。没有做过真题,就没有发言权。真题是一切趋势变化的源泉,掌握了真题就掌握公务员考试的命脉。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专家建议】认真做一遍行测及申论的历年真题,理解、看懂、吃透解析,力争掌握相关知识点。有时间的考生,可以多做两遍,温故而知新,“做题”百遍,其义自现。

【推荐用书】《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精解-申论》,《各省市最新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省市最新真题精解-申论》

2.研读教材

国考笔试教材一共三本:行测、申论和公共基础知识。想要认真复习国考的考生们,对这三大本教材的掌握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教材中的知识基本上囊括了国考的所有知识点,真正掌握了这三本教材,国考笔试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专家建议】认真复习教材,熟记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争取掌握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考前还应该以快速阅读的方式温习一遍教材,提点自己,防止知识的遗忘。

【推荐用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李永新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申论》(李永新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3.用好模拟卷

条件允许,时间充裕的考生应该多做各类模拟试卷。模拟卷有很多的种类,如全真模拟预测试卷、考点全预测试卷、考前冲刺试卷、考前15天终极预测试卷等等。这么多的模拟卷只有一个用途——练!练除了达到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的目的以外,还具有巩固强化知识记忆的作用。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专家建议】练习的时候,尽题能按时间做题,真正达到模拟训练的效果。查看答案解析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自己做错的题和猜对的题,争取下次遇到能一次做对。

【推荐用书】《全真模拟预测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考点全预测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点全预测试卷-申论》,《考前冲刺预测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前冲刺预测试卷-申论》,《最后15天终极预测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

二、量体裁衣选好教材

教材在备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能让整个备考之旅事半功倍。对于辅导教材不仅仅是选,更重要的是选好教材后要学会怎么使用教材;教材也不仅仅是通读一遍即可的,要做到熟练地把教材介绍的答题策略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对公务员考试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

由于现在市面上关于公务员考试的辅导书较多,面对琳琅满目的参考书,考生往往很难抉择。一些考生在辅导资料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是前期没有做充分的调查,心里没有一定的参考标准,随便选择了几本书就开始复习;二是同时选择多家机构出版的资料,希望能博采众家之长。这些都不是正确选择复习资料的方法。如果考生真的是这样选择辅导书,不仅不会提高成绩,反而会使复习效果大打折扣。

对如何选取复习资料,公务员考试信息网教育专家特给出以下建议:

1、要尽量选择由专业的研究研发团队团队、品牌认可度高的机构出版的复习资料。这样的资料考生在使用时才能放心。

2、要仔细翻阅历年真题的答案是否正确,解析是否具体详细。同时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看看辅导书的难易度、体例编排是否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由大处到细处,慎重选择。

3、要选择同一个机构出版的复习资料。不同系列的复习资料体现的是不同编写人员的不同复习思路,不同的研究机构对于考生在各个复习阶段复习状况的分析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同一系列的复习资料是研发团队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以及考生不同的复习阶段,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来编排的,如果选择不同体系的辅导资料,很可能会造成复习思路的不连贯和思维混乱,不仅达不到博采众长的效果,反而会让复习效果事与愿违。

4、要认真阅读选择的复习资料,资料不宜过多。很多考生经常一次买很多的参考书,而且要求自己看完所有的资料,以致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阅读所购买的复习资料,效果可想而知了。与其这样,不如认真挑选一套科学系统的复习资料,脚踏实地地复习好、消化好一套资料所体现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这才是真正的复习之道。

1.时间充裕的考生(多为在校学生)

公务员考试竞争异常激烈,时间就充裕的情况下,应该多花些时间准备,达到胸有成竹,轻松迎考的目的。真题、教材及模拟卷一个都不能少,做题的数量越多越好,毕竟多一分准备,多一分保障;多一分准备,少一分担忧。

参考时间安排:

(1)从现在至十一月末:

周一至周五:每天花至少四小时时间复习三大本教材。以章(节)为单位交叉进行,即,看一章(节)行测,再看一章(节)申论,再看一章(节)公共,如此循环。发现不懂的知识点,结合相应的专项教材加以复习。每天花两小时间做一套题(真题或者模拟题)。行测申论交叉,即,第一天做行测题,第二天做申论题,如此循环。

周六周日:模拟考场。上午9:00至11:00做一套行测题,下午2:00至4:30做一套申论题。

效果预期:认真看完至少一遍三大本教材,做完约50套题。

(2)十一月末至考试前第二天:

每天花四小时左右时间做一套真题(行测加申论),花两小时间左右时间温习看过的教材和做过的题。

效果预期:巩固强化,防止知识遗忘。

(3)考前一天:

熟悉考场及乘车路线,准备好考试用品,放松精神,充分休息。

2.时间不充裕的考生(多为社会在职人员)

对于时间不太充裕的考生来说,不仅时间数量上相对较少,而且能找出的整块的复习时间相当的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充分复习迎考难度相对较大,不仅需要高效率的复习,还需要有取舍的复习。

参考时间安排:

(1)从现在至考试前第二天:

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花至少两小时时间复习三大本教材。以章(节)为单位交叉进行,即,看一章(节)行测,再看一章(节)申论,再看一章(节)公共,如此循环。发现不懂的知识点,结合相应的专项教材加以复习。

周六周日:模拟考场。上午9:00至11:00做一套行测题,下午2:00至4:30做一套申论题。

效果预期:认真看完至少一遍三大本教材,做完约20套题。

(2)考前一天:

熟悉考场及乘车路线,准备好考试用品,放松精神,充分休息。

小建议: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即无形中被忽略的时间。比如,在车站等车的时间、在电梯里的时间等,将这些零散时间全部利用起来,长期坚持下去也会受益匪浅。在这段时间,可以准备一些常识部分(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既有趣味性,又短小,不至于因为被打断而思维混乱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国家公务员考试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