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兵法制胜 努力冲刺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

发布时间:2025-09-01 08:32:25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公考兵法制胜(一):如何认识公考的“变态”与考生的“变态”

2013年4月份的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终于尘埃落定,自己也曾是万千考生中的一员。回首4个月的经历,无论是从公考实战的角度说,或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说,都有很多感慨、体会,当然并不是说自己的体会都是正确的,但对我个人说却是准确的,而我只所以把这些写出来面对大家,也是真实的。言归正传,先说地一个话题:如何认识公考的所谓“变态”和考生的变态。
“中国最变态的考试是哪个?——公务员考试;地球上最变态的考试是哪个?——中国的公务员考试。”这是我今年刚接触公考时在网络上看的一句调侃,最初我把它当成一句笑话,但后来我再面对这句话却更多地是苦笑,而现在我可以把它当一句笑话。一句话我却先后有三种不同的认识:最开始,我不了解公考,甚至还拿科举来与其类比,同时觉得什么考试能称得上变态?有可能是某些考生为自己的不努力及方法不当所找的借口。投身其中,愈努力愈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20多年的知识积累、10年的秘书、10年的自由撰稿人、4年的新闻记者的积累,竟然有一种手足无措抓刺猬的感觉——不复习不行,依赖于考前的复习也不理想,岂止一个难字了得,它不仅考我们的知识积累,还考我们思维的科学性;它不仅考我们应答的质量,还要求我们兼顾速度;它------简直就是在难为考生啊(苦笑)。懵懂中侥幸通过笔试,咬牙应对面试时,因时间比较充分,每天在思考面试的问题时,就当是一种休息,再仔细品味笔试的那些东西,而后笔试、面试放在一起练习、思考,就多少明白了一点点,这时我觉得那句话真的是一句笑话。
公务员是代替我们党和政府治国理政、以社会公共利益为自己根本价值取向的比较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在当前中国社会的位置、作用及许多人对它的种种看法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多说了。既然公务员队伍极端重要,那我们的政府当然要把适合这一工作需要的最优秀的人才纳入进来,而且一定要保证公正。方法有很多,但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面试)就是值得优先采取的一种,它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但它在目前却是优点较多、不足较少,适合中国国情、且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法。
公务员岗位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即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可以得到这种资源,但想得到的人太多了,无论是为了政治理想或生存的饭碗,这无可厚非。岗位的稀少和报考人数的众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那么,为了把最适合公务员工作的人选拔出来,而又给每一位报考的人以公平的机会,相当有难度的公务员考试就出台了,也即考试“变态”的来源。有谁确切知道自2000年国家和各地方实行公考以来,有多少考生在笔试、环节得了满分?好象没有,这也在一个方面说明了考试的难度。但是,公务员考试是很公平的。在试题层面,无论你是什么知识背景、什么知识层次的考生,你都不会占太多的便宜、也不会吃太多的亏,试题的设置仅仅是一种测量考生素质、能力、潜力的工具——核心的东西做不了假;操作上,也越来越趋于公平、合理,林林总总的措施各地方正在出台。
再说考生的“变态”。“现代范进”有可能是目前社会上对公考生指向性最明显的称呼,含义很多。确实,为了公考,疯狂者有之、精神崩溃者有之、执迷不悟者有之--------可笔者以为这是有合理性的:好东西如公务员岗位,你想要,可更多的人也想要啊,公平的不省事(省事的不公平),好啊,那大家就在考场上见真章吧!
公考要求我们的东西很多,可我们现在就拥有的能满足其需要的东西又有多少呢?极少数比较全面,可绝大多数人却不太理想。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为了在考场上胜出,我们就要挑战、突破、超越自己的极限。极限有很多种,如运动员的生理极限,如公考生的能力素质极限。目标多诱人,口号多雄壮,可是那会有多难?!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可我们身边的竞争者们(天才般的强悍的竞争者们)也在努力啊。为此,我们就要全面地武装自己:强化已有的优势,补充自己缺少的东西,改掉不适合公考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常规化的不适合公考的我们在慢慢消失,而另一个突破了、超越了自己极限的新我在渐渐成长,即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其中我们的状态在变化或已经变化,此为考生的“变态”。
公考的“变态”是我们普通考生无法改变的现实,讨论、诅咒都没有意义;考生的“变态”是公考对我们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关键是我们要做好这一点。
如果你确认自己适合或有志于公务员工作,如果你确信自己可以挑战、突破、超越自己的极限,如果你理解“百分之百的努力,也未必得到相应的收获”,如果你做好各种偶然性的因素(如运气等)很可能就轻而易举地毁掉你的努力的思想准备,那么你就不会再过多地讨论关于“变态”的话题,你就会自觉地以更加“变态”的姿态来应对“变态”的公考。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国家公务员考试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