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次公考 大龄剩女为国考付出太多太多

发布时间:2025-08-29 14:50:26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山也迢迢水也迢迢
山水迢迢路遥遥   
盼过昨宵又盼今朝    
盼来盼去魂也消   
梦也渺渺人也渺渺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歌不成歌 调不成调    
风雨潇潇愁多少  愁多少
现在大概只有这首歌能表达我此时的心情了。就快到北京工作了,4年来“盼过昨宵又盼今朝”,在原单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卧薪尝胆,终于在2012年实现梦想了。我从北京奥运会考到了伦敦奥运会,从党的十七大考到了党的十八大,从24岁硕士应届的青春年少考到了28岁眼角细纹斑斑……作为一个大龄剩女,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看着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连舅舅家的妹妹今年也要结婚了,而我还为了公考玩命忙碌着,只坚持着一个目标:一定要考上国家公务员,一定要到北京去!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老师,感谢我的母校,尤其感谢QZZN论坛,在我孤独无助而又无处发泄的时候,发个帖子到论坛,就会有许多考友和公务员们给我鼓励和建议。
下面我介绍一下4年来我的公考历程。多次笔试都在电脑保存了成绩页面,个别考试成绩实在记不清了。另外08年国考调剂面试那次笔试成绩用的是当年国考笔试成绩,所以如果只算笔试一共12次,算上这次面试是13次。
我的情况:84年剩女,08年重点大学小硕毕业,原单位是一个离北京较近城市的地方普通高校(我就是这个城市的人,在这个城市上的大学),做行政工作,事业编制,一个小破基层单位(当然小破基层也有它的好,政审考察的时候再谈)。有人可能会问在高校工作事业编制有什么不知足,每年还有寒暑假,那么请大家看今年我国考前发过的帖子“大龄剩女公考多次失败,说说我的悲惨命运”,就明白了,288个回复,其中有同情的,有鼓励的,也有针对我的缺点批评指正的,我都虚心接受,总之感谢大家的关心,没有你们,我可能今年还是考不上的。
以下是应届时考的:
1、2007年9月,省考秋季考试(当时没有联考,省考每年分2次考)。某区区委办公室,笔试125.8(行测应该是75+,申论50,记不清了)笔试第1,招2人,6人进面,面试挂。
2、2007年12月,国考,国务院行政机关某局,行测73.1,申论50,总分123.1,笔试第4,招1人,5人进面,面试挂。
3、2007年12月,省考选调,某区人事局,综合知识72.6,申论68,总分140.6,笔试第2,招2人,6人进面,面试挂。
4、2008年1月,上海市公务员,当时外地应届研究生可以报上海的,上海是先考试再报单位,成绩不记得了,反正笔试没过线。
5、2008年3月,国考调剂面试,某部委下属单位,笔试第2,招1人,3人进面,面试挂。——因为此次笔试成绩用的是当年国考笔试成绩,所以如果只算笔试一共12次,算上这次面试是13次。
6、2008年3月,省考,某局,笔试120+(大概吧),笔试第2,招1人,3人进面,面试挂。
以下是在职考的:
7、2008年11月,某部委,行测60.8,申论55.5,总分116.3,没进面。
8、2009年4月,省考(此时省考已改成每年一次了),政协,行测58.8,申论55.5,总分114.3,没进面。
9、2009年11月,国考,中央党群机关,行测49.1,申论54,总分103.1,没进面。
10、2010年4月,省考,某局,行测75.3,申论52,总分127.3,笔试第2,招4人,13人进面,面试挂。
11、2010年12月,国考,国务院行政机关某局(鬼使神差似的报考了当年应届时报考的那个局),行测54.3,申论41.5,总分95.8,没进面,打死我都记得那年“黄河精神”的申论真是坑爹啊。
12、2011年4月,省考,某局,笔试125(大概),笔试第1,招1人,3人进面,面试挂。
13、2011年12月,今年国考,国务院系统非大牛单位,行测65.6,申论54.5,总分120.1,笔试第1,招1人,5人进面,面试过。
至此,长达4年的公考,终于圆满结束了。原本做好了从24岁考到35岁的准备,而今提前7年实现愿望了。在这里我不想过多的说我有多么不容易,我只想告诉坛子里的考友们,尤其是在职考友们,只要有恒心,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要管其他人怎么看,就一定能考上!
大龄剩女在职公考上岸经验谈
从应届到工作后,每年参加国考和省考,一共考了4年,12次,今年国考终于上岸。下面总结4年12次的经验和教训。写的有些乱,大家凑合看吧。

[1] [2] [3] [4] [5] [6]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国家公务员考试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