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脉络怎么答题(行文脉络答题技巧)

发布时间:2025-08-25 10:28:35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每一个考生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工作,不过作为每一年重点的片段阅读依然难倒了很多考生。那么,如何才能抓住片段阅读的脉络呢?怎么才能了解片段阅读的重点呢?

行文脉络也就是作者或者命题人在写文段的时候的一个大体框架结构。我们通过把行文结构归类为一下五种:总分总、总分、分总、分总分、分分结构。

总分总的行文结构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文段开头提出一个问题或者说明了一种情况,第二句开始在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一般是提出对策或者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文段开头提出问题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尾句的对策是重点也就是全文的主题句;第二中,文段开头提出了一种观点,之后是在解释说明或者进行原因推断,文段最后重申了观点的内容。文段首尾句的观点都比较重要,所以正确答案必须包含首句和尾句的所有内容,也就是对首尾句做全面的概括。

【例题】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公产过剩的矛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收入均衡难以实现

B.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

C.分配差距源于制度

D.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

【解析】B。本题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提出了一个问题:不管制度如何,在初次分配中总有收入差距。接着开始分析造成的原因,即市场经济中资本参与分配,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所以”引导结论的关联词之后是重点,通过有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差距解决问题。最后是由“否则”引导的反面论证,重点在“否则”的前面,B项是文段重点的同意替换。故正确选项为B项。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国家公务员考试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