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行测答题技巧、2015行测题库、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复习资料、行测真题等,助力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行测考试。
对于各类行测考试中出现的大篇幅字的言语部分,很多考生很是头疼,怕做不对是一方面,最怕的应该是做不对还占用了大量时间。确实,言语部分占时最多的应属片段阅读,它的考查形式是把文章中的一片段拿出来,单独分析这个片段的中心思想,考查题型最多的就属常规主观型,常规主观型的题干分很多种结构,我们就通过其中的因果结构来揭秘片断阅读的解题要点。
通过观察问法,问主要观点、意在说明等问该段文字的核心观点的,判断出属于常规主观型题目,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观察题干,通过题干分析,在心中有自己的初步的答案,然后再去对比选项,这样才不会被选项迷惑,直接锁定正确答案,省时准确。
在因果结构的考查中常见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因此,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之所以…是因为,之所以…是因为这种形式,不一定会都出现,有可能出现的还是“因此”,可是表达的意思却是“之所以…是因为”,我们通过题目来详细分析下。
观察下面的这道题,分析每句话在文段中的作用,总结出因果结构的解题方法。
例:任何一种教育体制下,都存在着学生资质差异的问题。理想的教育体制,应该面向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提供相应的机会。但是,面对高考升学,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遴选机制,我们常常是无奈地叹息。因此,天才对教育惟一可说的话,是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的那句名言: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
不要见到句话就当做重点,该文段的句话明显是在描述客观事实,不是观点句;第二句话是一种感慨,要想知道它是不是观点句,需要看后面的句子;第三句话,“但是”一转,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要想看是不是观点还是需要看后句;最后一句话,用“因此”来表达自己最终的观点,提出了前文没有的主体“天才”。所以,这就需要重新审视该片段了,这时就可以看出,第二句感慨的话和第三局存在的问题是观点,但不是最终作者想表达的观点,第二句话中的“不同资质的学生”文段在最后给出了明确的主体“天才”,现存问题影响的也是“天才”这个主体,所以文段最终的观点必须带有“天才”这个主体。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