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条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互联网下的个人信息安全话题再一次摆在公众面前,对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5-08-26 18:20:23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题目】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条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互联网下的个人信息安全话题再一次摆在公众面前,对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你怎么看?

【热点背景】


4月10日,央视播出“揭秘银行卡盗刷黑色产业链”调查报道,曝光目前银行卡盗刷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庞大、分工明确的地下产业链,不法分子通过改装POS机、发钓鱼链接及黑客WIFI盗取银行卡信息,将信息批量卖出,通过木马程序拦截银行卡验证码。


央视调查报道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广泛热议,许多群众表示,自己或身边人就曾遭遇银行卡被盗刷。有过银行卡盗刷经历的群众纷纷称去立案也是相互扯皮,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案件。在银行卡被盗刷后来回奔走于银行、公安局、第三方支付等各机构,不仅耗时长,维权成本也高。


不少群众呼吁,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不能一味地追求便捷而勿视安全性,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个人信息安全不能因为网络便捷而丢失,要遏制信息盗窃,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防范银行卡盗刷。

【参考答案】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会计考试刚报名,卖“答案”的就来联系;孩子刚出生,卖奶粉的就发来信息;新房尚未交付,就有搞装潢的来电……而现在又曝出银行卡还在手上,卡中钱款却莫名被盗刷的黑色产业链,这不禁让我们惊讶于对方“神通广大”,不得不面对隐私泄露泛滥的尴尬现实。可以说,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已是互联网时代的民生刚需。


放眼全国,《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去年因个人信息泄露等原因,遭受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的,就有大约4500万网民。不仅如此,个人信息被盗还会带来无穷麻烦和心理阴影。比如陕西一名男子,因遭人冒用身份,“被吸毒”长达10年,出行住店处处受限;再如,济南20多万条婴幼儿信息被泄,地址精确到小区门牌号,让家长“一想到黑手可能伸向孩子就不寒而栗”.


是谁让我们“裸奔”在商家与不法分子的视野里,让我们的个人信息暴露在他人手中?从源头来看,一方面是由于许多手机APP未经授权采集用户信息,有些经营机构罔顾法律买卖用户数据,而且新型的犯罪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我们的信息技术防范手段明显滞后;


另一方面,更为可怕的是“内鬼”,在过去的新闻报道中,犯罪嫌疑人往往都有电信公司人员,也有快递公司、银行、医院、学校、工商局的工作人员,这些行业的工作人员是作为专业机构应该有更高的保密义务,却往往监守自盗,让人们对于个人信息的安全感大幅度降低。


信息安全问题所涉之广、黑色产业链条之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莫让信息安全成空谈。事实上,我国也在积极迎接这场挑战。从顶层设计看,中央在2014年就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泄露和出卖个人数据行为”亦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从法治层面讲,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入刑,相关部委也出台了不少保护政策与法规,司法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可以说,个人信息的“安全堡垒”,正在逐步加固。


当然,这种“加固”还需要提速增效。这就包括,加快相关法律条例的研究跟进、系统配套,加强相关部门的“握指成拳”协调共治,进一步明确运营商、银行、电商等的权责,提高对信息泄密者的处罚成本,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展开依法维权。可以说,今天,要解决好个人信息的安全漏洞,已非简单“打补丁”就能堵上,亟需系统整顿、源头治理。


第2篇 近日,有能源专家指出,目前全国不少城市搞“光彩工程”,在当前国内普遍缺电的形势下这是不适宜的。按照上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属于尖端科学的核能利用,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毁灭世界;同是电脑高手,有的在不断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增光添彩,有的则成为“黑客”,或骚扰,或攻击,不断地制造麻烦。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作用,有的是好的,有的是有害的B.人文精神比科学技术更重要C.应重视道德与科技同时发展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地位是同等的查看答案【答案】C。查看解析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该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即是为了说明应该注重两者的协调发展,不可偏废任何一方,但这并不等于两者的地位相等。【查看全文】

第3篇 近日,有江苏溧阳市民向消防部门求助,称有只猫被鼠夹夹住了。接到报警后,消防队派出5名队员驱车20多公里赶往现场,用钳子钳断了鼠夹的铁丝。有人认为这是浪费资源,也有人认为是对生命的尊重。你怎么看?

【题目】近日,有江苏溧阳市民向消防部门求助,称有只猫被鼠夹夹住了。接到报警后,消防队派出5名队员驱车20多公里赶往现场,用钳子钳断了鼠夹的铁丝。有人认为这是浪费资源,也有人认为是对生命的尊重。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猫被老鼠夹夹住,消防队派5名消防队员驱车20公里救猫事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消防队救猫这类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已不止一次出现了,这类事情频繁发生,一方面说明消防战士无论大事小事都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普通民众对消防部门的信任。对于,消防队该不该救猫,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   首先,消防队主要社会职能是承担抢险救灾等危急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救猫就是一种公共资源的浪费,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当时确实存在其他重大险情,那消防队去救猫就显得不合时宜;反之,若无其他险情,将消防部门公共资源用来为公民排忧解难并无不妥。   其次,【查看全文】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面试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