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需要重点练习申论热点的分析。华图教育针对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公布这一消息进行分析解读,希望对各位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以下就是文章的具体内容:
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一 批问题处置结果公布。经监察部审核,辽宁、吉林、安徽、福建、四川、甘肃、青海7省对59 名干部在审批、决策和监督等政策执行过程中懒政怠政、失察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给予相 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个别违法者受到刑事处理。其中涉及地厅级5人、县处级20人。
实事求是地讲,通过深入开展党 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学习等活动的开展,作风建设进入了“新常态”,各级 党员、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宗旨意识、群众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强化和提升,“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各级、各地党 政机关呈现出亲新、为民的“新风气”。
尽管作风建设取 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作风建设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艰巨性特点,抓一抓就会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特别是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革自己的命、削自己的权、斩自己的利,就如刮 骨疗伤,何其之痛,又何其之难?部分领导干部思想抵触,不愿意、不主动改革,放不下身段,舍不得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疲于应对,敷衍了事;有的领导不在状态,“做天和尚撞天钟”,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得过 且过,稀里糊涂混日子;更为甚者,部分领导 人员以简政放权为由,对于自己分管或联系的工作,不履责,懒政怠政、失察失职,监管不严,处罚不力……
如此种种,都是不作为具体表象。相对于“吃、拿、卡、要”等曾经的作风顽疾,更具有隐蔽性强、不易发现等特点,但是,其造成的 危害性和影响力,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于作风建设而言,远远没有达到彻底根治、完全消除的总要求,是作风建设的一个“毒瘤”和“定 时炸弹”,后患无穷;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而言,“不作为”“慢作为”,不仅有损党和政府和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更对党的事业 百害而无一利,一些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事故、民本民生 建设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都与其紧密相关。
“毒瘤不除,肌体难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作为”问题,群众百姓深恶痛觉,遭人诟病,不仅与当前“反四风”的现实 语境背道而驰,也严重影响到 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旗帜鲜明的予 以反对和根治。严惩不作为,除了加强宣传教育、选配优秀人才、严明工作纪律等常规 举措外,更应该扬起“追责”这把利剑。对于失职、渎职,懒政、怠政等行为,就要让他们“如坐针毡”, 就应该一查到底,就应该严格党纪政 纪处分,就应该摘掉他们的“乌纱帽”, 唯有如此,党员领导干部 才真正会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的 政治自觉,才会有“一抓到底、久久为功”的韧劲、干劲,才会树立“忠于职守、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党和人民的事业也才 会有希望和保证。
以上就是华图教育关于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严惩官员不作为这一时间的全部解读,希望对各位考生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应对相似问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