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被称为城市毒瘤(城市高空抛物法律)

发布时间:2025-09-17 08:01:48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导读】

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面试热点知识《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之高空抛物》。

【热点背景】

3月29日,江西省南昌市某一小区内,一78岁老人被高空抛下的共享单车砸中,于1日不幸离世,从受害老人家属处了解到,抛下共享单车的人是同单元楼上邻居,两家平素并无任何矛盾;北京北新桥一楼上抛下巴掌大的石头,而楼下是工商所,前来办事的人进进出出;再如,最近广州中院公开的文书显示,广州白云区一男子曾从8楼随意扔下煤气罐、铁锤等物品,被判3年。

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高空抛物属于举证责任倒置,若造成人员伤亡,找不到真正“元凶”,一栋楼里的所有住户都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这让一栋楼里的居民,成了安全意义上的共同体,也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共同体。

新闻来源:

1.防高空抛物,要怎样的“楼主”(人民日报)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710/c1003-31223928.html

2.治理高空坠物应用足民事乃至刑事手段(北京青年报)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618/c1003-31164696.html

3.高空抛物的拷问:社区治理水平也要“上楼”(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7/11/c_1124741242.html

4.多地高空抛坠物致人伤亡 谁来为头顶安全撑起防护网(中国应急信息网)

http://www.emerinfo.cn/2019-06/24/c_1210168069.htm

【命题预测】

近年来,高空抛物现象频发造成极大伤亡,“头顶安全”如何守护俨然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对于高空抛物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一、概括提炼话题,给予否定评价

近年来,高空抛物致人伤亡的案例不断见诸报端,俨然成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其屡禁不止也拷问着城市管理的水平,高空抛物的解决必须依靠个人道德自律和法律制约,缺一不可。

二、结合实际,多角度分析

1.影响:不仅威胁市民生命安全,还污染生态环境、危害公共秩序。

2.原因:

(1)处罚不够。我国对于高空抛物的处罚多停留在道德谴责、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层面,“任性”的成本太低。

(2)建筑存在隐患。高层建筑年久失修或是结构设计、布局不尽科学合理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容易引发事故;有的高层建筑存在私搭乱建,没有得到整治。

(3)素质欠缺。少数人缺乏公德意识和法治观念,随手丢弃物品,从而造成悲剧事件的发生。

(4)责任认定难。高空抛物问题的难处在于你在明,它在暗,特别是一些人为抛物,事后很难找到直接责任人。

三、结合实际提出解决办法

想要根治高空抛物,离不开法律、技术与道德层面的共治。

1.业主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高层业主能在心里时刻拉响警报,不向窗外抛洒杂物,同时定期严格检查自己的窗户、阳台搁置物、悬挂物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2.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在无法确认实际责任人的情况下,可实行民事责任分担,在民事赔偿上可以“连坐担责”,强化每个人的公共法律责任,从而有利于彼此的监督与促进。

3.全社会应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道德教化,让市民更全面地了解高空坠物或抛物的危害性,从自身做起,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4.小区物业尽心尽责,对高层楼房的隐患定期巡查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定时在小区内举办过一次高空抛物实物展和抵制高空抛物签名活动等,以实物展示的办法告诉业主高空掷物的危害。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面试经验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