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天气预报一般要考虑气温、气压、温度、风力等因素,这些都是大气层本身变化的结果,只要掌握这些因素,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就能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同样要考虑上述气象因素。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馍切纬缮吵颈┑谋匾炱跫5牵酥猓吧吵尽倍衲У南稚砘剐枰恍┢渌厥馓跫P≡诳掌械纳吵纠醋缘乇恚乇淼那榭鲋苯佑跋焐吵颈┑姆⑸?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内容是:( )
A:天气预报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B: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复杂且特殊
C:沙尘暴形成的必要天气条件
D:沙尘暴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
2 . [a]恰当的措辞是( )。
A:如履薄冰
B:身当矢石
C:首当其冲
D:祸从天降
3 . 我国《行政复议条例》第五条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行政复议实行()制度。”
A:二级复议
B:一级复议
C:多级复议
D:层级复议
4 . 第一段中划线部分的内容描述的是写作中的( )的过程。
A:确立主题
B:谋篇布局
C:语言表达
D:确定详略
5 . 古代的诗,原是平淡自然的;到汉魏以后,渐渐的从平淡自然转向工整________ ,或艰深_______ 的路上去。也是进化中必经之阶段。过了这阶段,又渐渐地有回复到平淡自然的 __________ _。我们若是用心在各家诗话中去找找,这种归真返朴的论调,真可以找到不少。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纤巧,枯涩,趋势
B:纤巧,苦涩,走向
C:精致,枯燥,趋势
D:精致,高雅,走向
6 . 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过后我们通常会看到路面上被撒上一层盐,这样做能够加速融雪。这是因为()。
A: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B:盐和冰混合后融点升高
C:盐和冰发生了化学反应
D:增大了冰面摩擦力
7 . 依次填入后面的句子,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______。 (1)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2) 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3) 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4) 好像在观言察色,试探什么 (5) 东一穗,西一串伶_地挂在树梢
A:(3)(2)(4)(1)(5)
B:(2)(3)(1)(5)(4)
C:(3)(2)(5)(4)(1)
D:(2)(3)(1)(4)(5)
8 . 现实是一种难以捉摸而又与你形影不离的时光,如果你完全于________其中,就可以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 填入划横线处最适合的词语是( )
A:生活
B:沉浸
C:沉迷
D:隐身
9 . 如果科学追求真理但又不可能得到真理,难免导致不可知论或怀疑论的悲观论调,况且我们一旦得到真理,也就等于宣布科学的终结;但如果科学追求好的理论,我们对科学的看法就非常乐观;现在我们手中有迄今为止最好的理论,但将来还可能有更好的理论来代替它。根据这段文字我们 得出结论是( )。
A:科学研究不能定位于寻找真理
B:改掉对真理的说法是为了让人们对科学的追求保持乐观
C: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绝对真理的
D:人们总是给自己很多藉口来拒绝寻找真理
10 . 1876年,定居美国的苏格兰人( )试验有线电话成功
A:贝尔
B:赫兹
C:马可尼
D:摩尔斯
答案及解析
1 . 天气预报一般要考虑气温、气压、温度、风力等因素,这些都是大气层本身变化的结果,只要掌握这些因素,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就能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同样要考虑上述气象因素。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馍切纬缮吵颈┑谋匾炱跫5牵酥猓吧吵尽倍衲У南稚砘剐枰恍┢渌厥馓跫P≡诳掌械纳吵纠醋缘乇恚乇淼那榭鲋苯佑跋焐吵颈┑姆⑸?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内容是:( )
A:天气预报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B: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复杂且特殊
C:沙尘暴形成的必要天气条件
D:沙尘暴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
答案:B。题目详解:这段文字说明沙尘暴的形成原因,不止要考虑大气本身的变化,还要考虑气象条件和地表状况。由此可知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复杂且特殊,与选项B的内容相符,故本题选B。
2 . [a]恰当的措辞是( )。
A:如履薄冰
B:身当矢石
C:首当其冲
D:祸从天降
答案:C。题目详解:A项应与表示“态度”的词语相搭配,B、D两项的意思与文章内容不符,而“首当其冲”是指首先遭到攻击,与原文最为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3 . 我国《行政复议条例》第五条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行政复议实行()制度。”
A:二级复议
B:一级复议
C:多级复议
D:层级复议
答案:B
4 . 第一段中划线部分的内容描述的是写作中的( )的过程。
A:确立主题
B:谋篇布局
C:语言表达
D:确定详略
答案:B。题目详解:对划线部分内容的分析应该抓住其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如“纲领”“先写哪一句”“思想主旨”“中心点”等,这些关键词所描述的显然是写作中“谋篇布局”的情形。正确答案为B选项。
5 . 古代的诗,原是平淡自然的;到汉魏以后,渐渐的从平淡自然转向工整________ ,或艰深_______ 的路上去。也是进化中必经之阶段。过了这阶段,又渐渐地有回复到平淡自然的 __________ _。我们若是用心在各家诗话中去找找,这种归真返朴的论调,真可以找到不少。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纤巧,枯涩,趋势
B:纤巧,苦涩,走向
C:精致,枯燥,趋势
D:精致,高雅,走向
答案:【答案】A。题目详解:从第三空入手,首先排除B,D,“走向”地质学用语,指地质构造上岩层,矿层,山脉等延伸的方向,而形容诗的发展用“趋势”合适。第二空排除C“枯燥”,形容生活单调,没有趣味。“枯涩”指枯燥不流畅,可形容文字。,
6 . 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过后我们通常会看到路面上被撒上一层盐,这样做能够加速融雪。这是因为()。
A: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B:盐和冰混合后融点升高
C:盐和冰发生了化学反应
D:增大了冰面摩擦力
答案:A。解析:除了盐的溶解需要吸热以外,主要原因就是盐和冰混合后形成的盐水的融点较低,雪难以形成冰块。
7 . 依次填入后面的句子,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______。 (1)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2) 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3) 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4) 好像在观言察色,试探什么 (5) 东一穗,西一串伶_地挂在树梢
A:(3)(2)(4)(1)(5)
B:(2)(3)(1)(5)(4)
C:(3)(2)(5)(4)(1)
D:(2)(3)(1)(4)(5)
答案:C。题目详解:横线前介绍了“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接下来就应该描述这株紫藤萝。根据所给五句话可以初步确定其介绍的顺序,首先是花朵稀落,到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所以,(1)是结束句。并且从句意可知,(5)是直接对(2)句这一形态的描写,故(5)句应紧跟在(2)句之后,故本题答案为C。
8 . 现实是一种难以捉摸而又与你形影不离的时光,如果你完全于________其中,就可以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 填入划横线处最适合的词语是( )
A:生活
B:沉浸
C:沉迷
D:隐身
答案:【答案】B。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查从语法功能来区分词的语义。生活: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沉迷:着迷于不好的,不健康的事物沉浸:指浸没在水中,多比喻潜心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隐身:一般指隐居,或不暴露身份“生活”后面接的宾语一般D持志咛宓幕肪常飧芍械摹跋质怠比词切槟獾模拍钚缘模耘懦鼳项。“沉迷”多指着迷于不好的,不健康的事物,用在句中不合适。“隐身”一般指隐居,或不暴露身份,用在句中不恰当。从“可以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可知所选词语应有陶醉之意。沉浸,指浸没在水中,多比喻潜心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所以B项合适。
9 . 如果科学追求真理但又不可能得到真理,难免导致不可知论或怀疑论的悲观论调,况且我们一旦得到真理,也就等于宣布科学的终结;但如果科学追求好的理论,我们对科学的看法就非常乐观;现在我们手中有迄今为止最好的理论,但将来还可能有更好的理论来代替它。根据这段文字我们 得出结论是( )。
A:科学研究不能定位于寻找真理
B:改掉对真理的说法是为了让人们对科学的追求保持乐观
C: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绝对真理的
D:人们总是给自己很多藉口来拒绝寻找真理
答案:A。题目详解:此题难度很高,借助表面主旨的提问考查隐含主旨的意图。通过材料中三个并列的分句得出以下几个息:“科学追求真理”是一个错误的说法;科学追求的应是“好的理论”;“科学追求好的理论”这个说法让我们对科学的看法变得乐观;理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综合以上阋馑迹珹选项最能完整表达主要意思。C选项为干扰项,根据最后一句话可以得出C,但是我们看到,整段材料并不是在谈真理,而是借助“真理”谈论如何研究,所以C选项并不是文章的主要意思;B选项与文意不符,“改掉对真理的说法”能够“让人们对科学的追求保持乐观”,但并非是“为了让人们对科学的看法保持乐观”才“改掉对真理的说法”。“改掉对真理的说法”是因为“真理”的说法是错误的。D项表述在题干中缺乏依据,因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0 . 1876年,定居美国的苏格兰人( )试验有线电话成功
A:贝尔
B:赫兹
C:马可尼
D:摩尔斯
答案:A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