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12 14:39:43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备考2019年国考,在复习申论阅读申论范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去剖析期间的观点,更要让它成为你思路的一个引导,使你形成行云流水的写作思绪。公考资讯网建议考生:可以从模仿开始,由背诵、模仿优秀文章入手,多看、多读、多学。长此以往,自然而然融会贯通,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便会顺理成章的成为自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久而久之,申论文章这一大难点,轻而易举就能攻克。为此,公考资讯网定期推荐精挑细选的优秀申论范文,供考生背诵学习参考。

城镇化别再走粗放式发展老路

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们的城市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一些沉重的教训,绝不能再抱着“摸石头过河”的思维去搞城市经济,更不能总是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治理

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指出:未来20年,中国在城市地区居住的人口将达到80%左右。如此多的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无疑变得更加重要(8月8日《经济日报》)。

城市的发展,与其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容和现代化,不如说是城市经济的再发展、再延伸,可以说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有效带动了与城市密切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产业的协同发展。一座城市,就是一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不过,伴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一方面是“大城市病”开始显现,有的已经非常严重。比如,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这些年来高度依赖房地产业,城市扩容,人口扩容,而实际上,目前一些城市的资源饱和、人口饱和、就业饱和、交通饱和,城市运转的负荷越来越大。甚至一场暴雨、一场大雪、一次停电、一次断网,就足以让整座城市全面瘫痪。这样的城市,实际上累积的风险已经很大。

另一方面是近年来的粗放式发展,导致城市发展更加不平衡,城市与城市之间,差别越来越大。比如,有的城市规划设计落后,有的新建项目没过几年就面临淘汰;还有的城市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不能跟上发展节奏,垃圾围城问题日益严重。此外,涉及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也滞后。有专家估计,未来20年,将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按照目前我国14亿人口测算,未来就将有11亿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庞大的城市人口,虽然能带来城市经济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也带来许多现实难题,即有多少城市能够支撑起庞大的人口聚集?拿什么保证城市的安全有序运转?

城市经济的确是未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永动机,其中也的确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但既然未来20年,城市经济仍将继续独领风骚,还能持续释放发展红利,那么就绝对不能再走过去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而应当对未来20年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加科学、理性、法治化的规划。比如,是否该建立城市经济的分级制?像“城市群”的人口密度和数量确定多少,一类城市人口的密度和数量确定多少,二类城市人口的密度和数量确定多少,三类城市人口的密度和数量确定多少等,以城市人口密度和数量来决定城市的规模,才是最佳的规划和决策。再比如,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如何与资源、产业、人口相匹配?建多少学校、多少医院、多少住宅等,都应当有具体的标准和比例,防止一哄而上,让城市发展失去控制。

城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而每一座城市也都应当拥有自己的主流产业和特色产业,如果产业规划不科学,也会导致城市千人一面。所以说,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们的城市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一些沉重的教训,绝不能再抱着“摸石头过河”的思维去搞城市经济,更不能总是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治理,因为治理的成本会非常之高,甚至会蚕食改革发展的成果。就如同现在的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垃圾围城问题治理一样,就是一种重复性、浪费性的事后作为。

笔者希望专家预测的“未来20年将有80%人口居住在城市里”的这一观点,能够引起高层的高度重视,尽快对未来我国城市发展作出更加科学、理性、法治化的决策,让未来城市建设充分体现出布局合理、人城和谐、充满活力、安居乐业的景象。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大学生村官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