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是申论考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实际上,押题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申论考试每年考查的都是一个或者几个社会热点,平时如果做好准备,考试的时候会轻松很多,写起文章来也会言之有物。但是押题本质上是一种投机行为,很多考生把重心全放在押题上面,而忽略了平时的常规复习,这样如果押题失败,反而得不偿失。而事实上,申论考试虽然考察的是社会热点,但是考察的角度都很新鲜、独特,想完全猜中也是很困难的。到底如何看待押题这种现象,押题是不是有益,我们应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看。
首先,不能用赌徒的心理去“押宝”似地复习,有些考生按照自己的猜测,准备几个自己觉得可能性最大的题目,然后背几篇文章,寄希望于申论考察的刚好是自己准备好的。这种侥幸心理十分不可取,往往是会得不偿失的。一来,自己准备的几篇文章可能根本就文不对题,考察的说不定完全不是这几篇文章的范围。二来,就算准备的文章和考试内容能对应的起来,可是申论得考试要求是具体的,是从材料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是简单照搬两篇文章就可以的。
其次,押题也并非完全不可取。要明白的一点就是:押题不会完全猜中,但是考察的范围完全可以准备到。押题其实也是一种复习方法,只不过是带有倾向性地重点复习某个内容。考生经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对申论做出预测性判断,其实也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把押题做为一种学习方法,而不是投机性行为,通过押题来检验自己对考试的熟悉程度和了解程度。
申论备考中的“押题”,要讲究“押题”技巧。“押题”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来说,押题要注意下面的方法:
第一,押题的范围要广。申论考察的无非是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管理等领域的社会热点问题,可能是某个时间段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考点,当然也有可能是几个社会问题的综合。事实上申论经常把几个社会热点问题放在一起考察,例如交通安全这个考点,可以考察公民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政府职能等方面。一个社会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押题也要注意这些,不能只看到一个单独的问题,眼光要开阔。这样,无论考试中的内容是关于哪个领域的东西,都会心中有数,就不会一下子乱了阵脚。
第二,押题要多思考。把历年的申论总结来看,都是常见的几个范围,但是内容会如何考察、重点会放在哪里,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考生押题也要提高技术含量,拿到文章多多思考,就算是背诵范文,也要重视对文章构成的分析和理解,分析哪些内容是别的文章也可以借鉴的,哪些内容是只适合这一篇文章的。
第三,押题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很多考生都在押题,押的范围也都差不多。如何在众多相同题材的文章中突出重围,关键就是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在同样的答案中加入自己的思考。押题除了范围要广,深度也要挖掘,能够抓住事情的本质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否则押题就是一种泛泛的行为,起不到什么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申论还是要认真准备的,押题也只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备考策略。各位考生在复习准备中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补充自己的知识、增强对考试本身的研究,全面准备,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