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历年申论真题研究国家公务员考试对时政热点的考查规律

发布时间:2025-08-26 03:51:38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命题内容无一不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热点,然而选取哪些热点,怎样组织运用这些热点,内中却大有乾坤。通过历年国考申论命题对时政热点的取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命题规律,从热点角度进行准确而有效的备考。

2001年—2009年中央国家公务员申论科目题材分析

  一、命题趋势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分析出三点:

  第一,近几年申论考试的命题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而且与中央基础性政策文件有密切的关系。或是对政策进行前瞻,或是考查对已发布文件的深入领会。

  比如2005年的申论主题就是在2004年初中央宣布取消农业税和采取了一系列关注“三农”的政策的背景下提出的,以此来考查考生对“三农”问题的理解。2004年中央第一次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下发,足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就是保护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200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将耕地保护作为主题,其实是一种前瞻。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全面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内涵,2008年的国考申论中就以水电开发作为切入角度考查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而2008年8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胡锦涛在安徽的一些考察都释放了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再加上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这两者之间的结合进入命题范围也就不足为奇。

  第二,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往往不会马上出现在申论命题范围内。

  2003年的“非典”很多人一定还记忆犹新,这一事件成为了对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能力考验的重大标志,而06年这一问题才进入命题范围。因为一个新的热点事件升格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需要一个过程,申论考试的材料组织不大可能以一个事件作为例子,可能需要很多同类型的事件进行比较,需要一段时间使问题的表现更为集中。另外,新的社会热点事件往往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处理,进行事件的定性,社会各界对问题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入。申论考试不是“抢新闻”,命题者不会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开玩笑,更不会拿一个连学术界都“悬而未决”的问题难为考生。

 

[1] [2]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国家公务员考试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