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对应的职位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区分度高的几个要点:
1.学历,本科与研究生、博士区分度很高
2.专业性强的职位区分度高
3.基层工作经验区分度高
4.地理位置区分度高
掌握以上四点报考一个心仪的、竞争力度小的职位不成问题
报考公务员是有条件限制的,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自由地报考。报考的条件,可以分为软性条件和硬性条件。所谓软性条件在报考指南中有明确的规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以及品德端正等等方面。硬件条件我们要重点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年龄的要求。
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是18周岁到35周岁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吸取优秀人才,今年报考年龄限制增加了新的规定,即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即1969年10月15日以后出生)。
第二,关于学历的规定。
很多人比较熟悉的有学历下限的规定,比如说至少要是大专及以上。在中央国家公务员报考的部分岗位是针对本科以上学历的,甚至有的还要求硕士学历以上的。有的人是硕士学位,会有疑问可不可以报考本科以上学历要求的职位呢?因为公务员考试只要求报考一个职位,如果是硕士学位相应的报考相符合的职位,一定要要谨慎对待。
第三,关于专业要求。
这是最近几天许多人关注的一个问题。专业属于冷门专业应该怎么报,学中文或者法律经济的对于不限制岗位怎么填报,专业和对口不对口的问题。如果专业不能确定是否符合岗位对口,建议最好致电或者如果方便最好亲自到报考的人事部门询问一下,不要主观臆断。大学的专业描述和公务员的专业描述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在辅导材料和职位填报的网站上都会有。
第四,形式审查。
在报名的时候提供了相关个人信息,比如说家庭情况、是否是党员、工作情况、语言的等级等等,这些情况传交上去以后会进行形式上的审查的过程,真正的复核是在笔试通过进行面试的时候在进行。有人会有疑问,我现在不是党员,但是我已经在争取了,如果等到面试就可以拿到证书了,能不能填报呢?还有英语等级的要求。都要建议大家一定如实的填写,本着诚信的原则,因为不主张大家为了提高自己的过线率,而去谎报相应的政治面貌和职业资质,一定要谨慎的对待。
第五,基层的工作经验。
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第六,农村基层服务项目。
招考职位要求有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经历的,是指报考人员为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四类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