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北京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北京市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增学位授权向交叉学科倾斜,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同时,深化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完善博士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接博士学位授予权。提高学生招生比例,探索实施科研经费博士生专项招生计划。
意见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立结构规模优化、培养特色鲜明、综合实力突出、服务需求旺盛、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北京研究生教育体系。研究生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显着提升。到2035年,北京将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高地,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意见》,我市将推进一系列改革任务和措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生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为依据“双一流”建设成效和学位授权点资格评价。评估的重要要素。
分类推进学科建设。本市将稳步支持一批基础学科,创新硕士、博士学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布局的应用型学科,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加大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建设。加强支持引导培养单位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探索符合新兴复合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体系。同时,加强学位授权协调,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增学位授权向基础学科、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急需领域倾斜。发展;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
本市还将深化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建立招生计划调整机制,探索招生计划分配机制改革,提高招生计划管理的准确性。培养单位要优化硕士研究生选拔机制,强化考核内容,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成绩,择优录取。各培训单位将依托北京市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和团队,探索科教融合新机制,加强系统性科研培训,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深度融合训练。
意见还明确,培训单位要抓住课程学习、中期考核、论文评审和答辩等关键环节,落实全流程管理责任,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本市加强学位授权点资格评审和学位论文抽查,强化成果监督指导和应用;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性评价,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此外,培养单位应将学术诚信作为导师培养和岗位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发表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数据真实性和实验重复性的审核,支持导师严格的学术管理。严格学术诚信审查,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