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命题与时事密切相关,也是考生复习的性价比较高的部分。每个人都应该关注他们。现在是冲刺阶段。候选人必须清楚今年的重大政治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享2017年考研百日冲刺时事回顾的三大方向。希望大家关注。
1.时事记录
从表面上看,时事考试只有大纲规定的16分,其中包括2道单选题、2道选择题、1道材料分析题。但实际分数远不止于此,因为在马原、毛中特、石刚、斯修的四门课中,命题老师最终命题的切入点都是重大时事。因此,打破只选择几个重要的时事政治热点话题进行记忆的旧有思维模式,掌握多个时事政治点和隐性考点非常重要。关于时事,你具体记得什么?首先明确时间范围,从2016年1月到12月。教学大纲中的这个规定并不意味着12月你还在背时事点。一般来说,命题老师在12月初发布试卷,所以实时范围是2016年1月到11月。 其次,明确当前的政治热点是什么,包括习近平和李克强领导人的讲话和活动报告,如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2. 如何参加时事考试
时事考试题型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组成。单选题和多选题第15题和第32题都是考察国内时事要点,比如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习近平、李克强提出的新观点,或者国内时事大事。热点。单选题和多项选择题第16题和第33题都考察国际时事热点,但请记住,只会考察与中国有关的问题。与中国无关的时事热点,不需要学生花费额外的精力去理解和记忆。因此,学生们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牢记与中国有关的国内重大时事和国际热点话题。
3.如何回顾时事
整个2017年,重大政治热点每个月每天都在发生。学生应该如何复习,说白了,就是如何做出选择。老师按照重要程度为学生安排,学生按照以下顺序复习时事考点。 2017年国内外主要政治热点按月排名:两会、亚洲博鳌、“两学一做”、防洪救灾、“一带一路”、“南海仲裁”、里约热内卢奥运会、G20杭州峰会、考生还可以关注2017年中国公考研究生时事热点汇总。